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不啻于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而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作为一个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物,作为消费主义背景下的大众商品,作为我国政府大力扶持和资助的国家形象产业,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按下了华语电影市场的快进键。政府主导的电影产业化改革将观众和从业人员的注意力重新投向市场,而票房、市场及资本的多重作用加速了电影的产业化实践,在这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国内电影的主流影片必然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华语电影”的名号伴随中国电影的市场化进程声名鹊起。“华表奖”作为政府的代表奖项,一直被视为主旋律电影的表现舞台,而“主旋律电影”从命名之初就体现出官方对于电影这一反映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的严格控制,这也是华表奖被称作政府奖项的理由。本文将华表奖的获奖影片作为切入点,探讨主旋律电影逐渐走向主流电影的过程。首先,本文会着重阐释“主流电影”这一概念的含义。其次,主旋律电影转变的过程表现在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中纯粹主旋律影片数量的下降以及新式主旋律电影(即“主流电影”)的出现,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即类型化策略、历史化叙事、明星化策略、苦情及人性叙事,这四种策略帮助主旋律电影摆脱原有的陈旧表现手法,向更市场化和商业化的主流电影迈进。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消费主义无孔不入,伴随着中国电影的进一步产业化改革,电影被更深层次地卷入以市场和消费为中心的大熔炉。已经完成转型的“主流电影”在这个背景下又出现了新的转向:大片向中小成本的转化、类型电影的多样化、泛喜剧化倾向及怀旧主义盛行。在陈述“主流电影”的四大新变化的同时,本文将分析变化出现背后的深层次原因:1.中国社会主体及电影观影主体的转变;2.中国社会对电影功能的再定位——从官方意识形态的呈现到话语权的整合;消费主义盛行下电影商品和娱乐属性的再发现。本文认为正是这两大原因主导了主流电影在近几年的新转向。伴随着“华语电影”声名鹊起的过程,华语电影资源逐步实现整合并转向以为地为中心,华语电影在“全国化”的背景下真正需要的是“接地气”的、“走心”的,更具本土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主流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