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支持下的江苏中部沿海潮沟系统演变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Wr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潮沟作为潮滩上最为活跃的地貌单元,是控制潮滩、盐沼与外海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主要通道。江苏中部沿海是我国潮滩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滩面上潮沟系统发育十分充分且频繁变动,在周期性潮汐冲刷、突发性风暴潮灾害、人类活动和海平面上升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潮沟系统生长发育迅速、形态敏感多变,对沿海堤坝、海闸、垦区和人工养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造成一定的威胁。在人类活动加剧的背景下,厘清江苏中部沿海潮沟地貌动态演变规律及其稳定性的时空分异规律,对江苏未来海岸带建设尤为必要。本研究以江苏中部沿海条子泥为研究区,探讨了基于Sentinel-2A、Landsat-8和HJ-1等多源、时间序列遥感影像数据支持下潮沟系统提取方法,构建了江苏中部沿海潮沟系统数据集,分析潮沟系统动态演变过程及其稳定性在时空上的分异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多源影像支持下的潮沟系统提取方法。基于Sentinel-2A、Landsat-8OLI、高分一号和环境一号系列等遥感影像数据,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监督分类算法和顾及微分几何形态特征的算法进行潮沟系统提取。研究共提取了 45景HJ-1A/B影像数据,6景Sentinel-2A影像数据,12景高分一号影像数据和8景Landsat-8 OLI影像数据,构建了江苏中部沿海近十年来潮沟系统数据集。(2)潮沟系统平均偏移量计算及潮沟系统时间演变规律。引入缓冲区叠合统计算法,计算区域内潮沟系统平均偏移量,从年际变化和季节性变化两个尺度,对区域内潮沟系统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潮沟系统对人类围垦活动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2009-2018年间,研究区内潮沟系统偏移距离呈现下降趋势,且其偏移量受围垦活动影响大;此外,研究区内潮沟系统在每年的5-11月份偏移量较大,平均偏移量可达440m,在1-4月份及12月份偏移量较小,平均偏移量小于200m。(3)潮沟系统空间演变规律及潮滩稳定性研究。通过对不同分区内潮沟系统的摆动和各主干水道的演变,分析区域内潮沟系统在局部范围的演变规律;通过潮沟数据集频次叠加分析,揭示潮沟系统总体空间分异规律;并依据区域内潮沟系统活跃程度对潮滩做了稳定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潮沟系统的摆动存在分区性。总体而言,条子泥西北侧区域潮沟系统总体偏移量最大,条子泥西南区域次之,条子泥东部区域偏移量较小,在条子泥以南近岸潮滩区域,潮沟平均偏移量最小,潮沟系统最为稳定。区域内西大港移动幅度最大,且明显的向东南方向移动;死生港摆动幅度次之,水道内各沟段摆动方向各异;东大港水道在整体几何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泥港水道相对而言较为稳定,但其水道宽度在不断拓展。根据2009-2018年间各时相潮沟系统叠加统计结果,将整个研究区划分为稳定潮滩、基本稳定潮滩和易变潮滩,这三种类型潮滩面积占整个滩面的比例分别为:28.26%、14.51%和57.23%。
其他文献
针对掘锚机综掘工作面的粉尘进行治理,研制了一种干式通风除尘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构造、除尘原理以及安装方法进行了介绍。经过现场试验,该系统的除尘效率达到97%,实现了掘锚
适度运动被证明抗失眠疗效显著,对睡眠-觉醒周期有积极调控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镇静安眠类药物,且无副作用。尽管对失眠的运动疗法已有广泛关注,临床也有开展,但其神经生
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给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和管控危机,我们在更加积极主动的扩大对外开放过程中,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兼顾国家安全和发展
针对重庆市产业结构不十分合理,就业状况不佳的现状,利用统计学中的相关分析理论和弹性理论分析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的高度相关关系,指出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重庆市就业问题的重
为了研究频率-振幅调制(FM-AM)间相位差对TDLAS 2次谐波信号及线型的影响,采用考虑残余振幅调制的波长调制光谱技术计算方法,推导出了考虑FM-AM相位差的2次谐波信号的理论计
用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检测气体时,不同的调制相位差结果不同。为了提高谐波检测灵敏度,采用同时考虑频率调制与振幅调制的方法分析和提取二次谐波信号,推导了相位
目的探讨白细胞(WBC)、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与降钙素原(PCT)在烧伤感染诊断及转归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及遵义医科大学第五附属(珠
20世纪中后期以来,全球粮食产量大幅提高,但尚不足以解决包括中国部分地区在内贫困人口因微量营养素缺乏造成的营养问题及相关疾病。这种表面“吃饱”但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和矿
以范式思维方式为研究方法 ,从技术创新的特点、机制、方法、途径等研究入手 ,对技术创新的哲学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