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带来了多元思潮,诸如西化思潮、极端主义思潮、极左思潮等,这些思潮对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构成了威胁。狭义的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指国家主体意识形态地位不受威胁的相对稳定状态。广义的意识形态安全主要是从意识形态安全与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的关系来考察的。从重要性、评价标尺、挑战,以及对策等视角研究社会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非常必要。 社会转型期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非常必要。从理论层面看,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理论主要包括意识形态理论、软力量理论、文化安全理论和国家安全理论。具体地讲,意识形态理论是强调意识形态具有反作用。意识形态的差异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信仰矛盾的重要体现。软力量理论是强调软力量的重要性。软力量是相对于硬力量而言的,一般意义上讲,硬力量是指军事和经济的力量,而软力量主要是指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无形的力量。文化安全理论是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安全理论是相对于文化的危机和威胁论而言的,一般意义上讲,文化的危机和威胁论有两层含义。从国内层面看,一个国家文化领域遭受破坏,本国人民出现信仰失衡和危机。从国际层面看,本国的文化环境、文化领域受到他国文化行为的威胁和侵蚀。国家利益理论是强调意识形态、文化安全与国家利益之间的重要关系。从一国国内层面看,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是国家利益的有机构成部分。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促进思想整合和社会稳定。从国际层面看,意识形态与文化战略影响国家外交政策,意识形态与文化战略影响国际文化新秩序建构。国家安全理论是强调意识形态、文化安全与国家安全之间的重要关系。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为国家政权的合理性存在提供理论基础。意识形态安全与文化安全为国家政权的合法性存在提供理论基础。从历史层面看,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资本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为例,通过对美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战略的分析,发现资本主义社会非常重视维护文化和意识形态安全。社会主义国家在意识形态安全维护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可取,也有失误和教训可鉴。以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意识形态演变为例,通过对苏联演变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失误和教训的分析,发现社会主义社会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性。 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是非常必要的,要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就要弄清楚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是安全的意识形态,即社会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评价机制。生产力标尺、人的发展标尺、凝聚力标准、人民民主标准、社会稳定标准以及国家安全标准是衡量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主要标准。具体地讲,发展生产力是根本的价值标准,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表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了科学理解和全面把握,处于安全状态。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表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被教条理解和寻章摘句,处于非安全状态。人的需要的满足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最高价值标准。以人为本的意识形态就是安全的意识形态,反之,以神为本和以物为本的意识形态就是不安全的意识形态。凝聚力标准是衡量意识形态安全与否的标准。能够产生凝聚力的意识形态就是安全的意识形态,反之,带来离散力的意识形态就是不安全的意识形态。人民民主的标准是衡量意识形态安全与否的标准。能够实现人民民主的意识形态就是安全的意识形态,反之,违背人民民主的意识形态就是不安全的意识形态。社会稳定标准是衡量意识形态安全与否的标准。能够实现社会稳定的意识形态就是安全的意识形态,反之,危害社会稳定的意识形态就是不安全的意识形态。国家安全标准是衡量意识形态安全与否的标准。能够实现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就是安全的意识形态,反之,危害国家安全的意识形态就是不安全的意识形态。 弄清楚社会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评价标尺有利于我们鉴别我国意识形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多元社会思潮之间展开较量。多元思潮主要有极左思潮、西化思潮、极端主义思潮以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各种思潮较量的核心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看法和态度。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多元社会思潮之间展开较量需要借助于相关介体。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极左思潮、西化思潮、极端主义思潮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冲击的途径主要包括互联网、经济贸易、新闻传播和外交政策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思潮都借助于互联网、经济全球化、国际传播和外交政策等来破坏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安全。 针对社会转型期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我们提出了社会转型期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首先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观、政党观和发展观,反对极左、西化和极端主义思潮。其次,合理利用互联网、经济贸易、新闻传播和外交政策等介体,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第三,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还要处理好几个方法论问题:处理好主导性与多样性关系,处理好继承性与创新性关系,处理好理论性与现实性关系,处理好泛化与淡化关系,以及处理好借鉴与批判关系。 综之,社会转型过程中产生了非马克思主义、非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和反社会主义思潮,这些思潮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了挑战,面对挑战,何去何从,鉴于意识形态的重要性,面对挑战,提出了有效的对策,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对极左、西化和极端主义思潮。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人民民主,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