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高考录取在总体上是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但同时由于一些历史现实等客观原因,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倾向性政策,如给少数民族加分的优惠政策,高校给北京较多录取名额的做法等,近几年来,这些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争议。本研究主要通过实地的访谈、问卷调查以及实验方法来考察人们对上述政策的态度,同时还进一步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考察影响人们态度的关键性变量。
研究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研究一是面对面的个体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到不同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对上述所提的特殊政策和改革的态度和评价,通过分析这些内容,总结出影响人们对这些政策态度的三个关键性因素,分别为“民族、地区身份”,“价值观信仰”、“社会竞争环境”。
研究二是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来探讨上述因素是如何影响人们对政策态度的,其中民族地区身份,社会支配取向,个人发展性竞争,过度竞争是主要考察的心理学变量。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民族身份,个人发展性竞争和社会支配取向可以显著的预测人们对少数民族优惠政策的态度,其中社会支配取向中的反对平等维度与民族身份存在着交互作用,而个人发展性竞争则在社会支配取向和态度中间起着中介的作用;对北京大城市优惠政策的态度,地区身份和社会支配取向是显著的预测变量,并且对于大城市的学生这个群体,两者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而对于中国政法大学改革态度,只有社会支配取向是最显著的预测变量,社会支配取向和地区身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交互作用。
研究三采用启动研究范式,结果表明,启动高的竞争情景,少数民族和汉族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的态度趋于一致,而且社会支配取向的影响变得不明显,从而可以看出竞争的社会情景对人们对政策的认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