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以降,女性诗歌创作呈现繁荣态势。山东省作为北方文化大省,女性诗人数量和诗集数量极为可观。曲阜以“孔孟之乡”闻名,女性诗人诗歌具有代表性。本文即以清代山东曲阜女性诗人诗歌为研究对象展开讨论。论文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绪论主要梳理清代女性文学与清代山东女性文学的研究现状,对目前的研究成果、研究资料进行述评。阐明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一章梳理文本,界定清代山东省行政区域划分标准,明确本文采用雍正改制后的区划标准。根据诗人籍贯等基本情况,整理得出清代山东地区女性诗人共有106人,刊刻诗集达80部,现存可考者25部;清代曲阜女性诗人有11人,刊刻诗集7部,现存可考者3部,分别为孔淑成《学静轩遗诗》,孔璐华的《唐宋旧经楼诗稿》,孔祥淑的《韵香阁诗草一卷》,均藏于国家图书馆。颜氏、孔丽贞诗集只见著录,未见存本,孔昭容、孔韫辉、孔韫芬、孔宪英、孔印兰、孔庆贞则均未有诗集传世,从各种诗歌选集与地方志中可辑得她们的部分诗歌。考证清代曲阜女性诗人的生平事迹。第二章论析诗歌题材创作特征。按照传统诗歌题材分类标准将清代曲阜女性诗人诗歌分为:写景诗、咏史诗、题画诗、闺情诗和唱和诗。根据女性闺阁意象的不同呈现,可以将写景诗分为“困于囿”和“出于囿”的两种类型,其中“困于囿”的写景诗展现出生活化、色彩化的特点:“出于囿”的写景诗多为女性诗人外出游历时的所见所感。在咏史诗中,诗人既赞扬传统历史女性人物,歌颂“女节”“女德”“女孝”等传统妇德,又关注社会时事以及评论古景古事,彰显女性的家国情怀。根据女性情感的表达将题画诗分借画咏画和借画咏怀两类。借画咏画是将画中之景转为诗中之境;借画咏怀,是借画中之景,融情入景。清代曲阜女性诗人的闺情诗多抒发闺阁愁怀,具体表现在恪守贞节之压抑、丈夫别离之缺憾、婚姻不幸之苦闷以及闺中密友逝去之寂寞。唱和诗分为家族成员唱和与家族外部唱和两类,家族成员唱和主要写诗人与丈夫、丈夫侍妾以及晚辈等人唱和之作;家族外部唱和诗歌多是诗人与女性朋友之间的互动。第三章评析诗人诗歌的审美表现。清代山东曲阜女性诗人幼时接受诗书礼仪教育、学习并规范自己“德言”“德行”,她们一生担任的伦理身份分别是为人女、为人妻和为人母。身为子女,遵从孝礼;作为妻子,贤良淑德;作为母亲,标榜自身,劝勉后辈。清代曲阜女性诗人的诗歌风格多样,既高扬清丽自然之音,呈现庄重典雅之貌,描述困苦哀愁之境,蕴含苍遒高华之气。第四章将清代曲阜女性诗人诗歌与《国朝闺秀正始集》中山东籍女诗人诗歌进行对比。经整理,《国朝闺秀正始集》中山东籍女诗人共计42人,收录诗歌52首,相比于清代曲阜女性诗人,诗人数量虽多,但收录作品较少,其中《国朝闺秀正始集》山东籍女诗人写景诗和闺愁诗所占比重较大,新增加有述志诗和绝命诗。总体来看清代山东女性诗人不同于南方女性诗人注重个性的张扬,她们看重女性的道德品行与行事规范,内心遵从着传统女性的规矩。清代曲阜女性诗人与《国朝闺秀正始集》中山东籍女诗人在抒发闺情的诗歌中有着共同的情感表达,即“乡愁”与“怀人”,并皆留存多首对历史与社会时事的慨叹之作。不同的是,清代曲阜女性诗人诗歌创作以说理性见长;《国朝闺秀正始集》中山东籍女诗人则多见抒情性的表达。最后,论文山东省各区域地域文化、孔孟传统的社会接受性、家庭教育的地域性等方面展开论述,对女性诗人诗歌异同性探缘。宏观上看,清代曲阜女性诗人与《国朝闺秀正始集》中山东籍女诗人总体生活背景相似,山东省地理风貌多样,反映在文学创作的地域分布上,平原及沿海地区的诗人诗歌数量普遍多于丘陵地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地区的诗人数量更多,诗歌创作活动更加丰富。从微观看,清代曲阜女性诗人出生于孔孟之乡,曲阜儒学之风醇厚,尤重孝礼文化的传承;清代曲阜女性诗人群体来自孔氏和颜氏两大家族,家族重视女性的妇德和读书双重教育。正是在此环境下,清代曲阜女性诗人与《国朝闺秀正始集》中山东籍女诗人具有德才兼备的特点。结语部分是对清代山东曲阜女性诗人诗歌进行总结性地阐述。清代曲阜女性诗人在地域、家庭文化的影响下,以诗为媒,抒发情志,既展现诗学才华,又散发伦理之美,彰显出温柔敦厚的诗学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