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视角下基层法院民事执行难问题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c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法治国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相较于民间的纠纷解决机制而言,社会公众遭遇纠纷时,更加倾向于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导致法院受理的案件逐年大幅增加。人民法院为适应形势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仍然难以满足公众的司法需求,民事执行难就是在这一时代和现实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法院民事执行工作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法院是我国四级法院体系的神经末梢,执行案件受理数量占全国各级法院收案总数的80%以上,且直接面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因此,基层法院民事执行难的解决是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关系到法律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的树立,也关系到社会公众对司法的信任和建设法治社会的信心。本文以基层人民法院民事执行难问题的解决为对象,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梳理了与解决基层民事执行难相适的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笔者以一直工作的基层法院执行工作为例,通过统计分析、列举执行案例等方式,指出了基层法院民事执行难的表现形式:案件数量逐年大幅增长、但实际执结率低,“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执行文书送达困难,强制执行力度较小等;其次分析了民事执行难的形成原因,主要有立法不完善、公众法律意识弱、法院管理现代化不足、协助机制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等原因;最后从强制执行立法、公众法律意识提升、落实司法改革要求、提高执行效率、整合资源以及构建社会信用体系等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民事执行实践表明:民事执行难不是一个单纯的司法技术问题,而已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这一问题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仅通过法院自身改革创新无法得以解决。因此应当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将其纳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予以解决。笔者尝试运用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来分析民事执行难这一社会问题的形成因素,并对应的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够对当前解决基层法院民事执行难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把史学理论与文献学理论结合起来,可以解决学术界关于史料分类与文献分类的龃龉问题。亦即首先把史料分成实物、文献、声像、口碑4大类,再把文献史料分为甲骨、金石、简牍、
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获得性耐药的高度关联是导致90%以上肿瘤患者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最有效且应用广泛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耐药性的产生是影响肿瘤的临
<正>通过精心设计的信托法律结构完成财富的传承,无疑是实现企业家良好愿望和多元价值追求的重要法律途径。所谓信托,法律上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
我国生产的原油多数为含蜡原油,目前我国的部分原油管道采用保温层保温,这类输油管道的清蜡周期是在不保温输油管道运行中由经验得来的,因此较大管径的保温输油管道清蜡周期
人类所处的内部空间,绝大部分都是需要照明的围合空间,围合的空间形态局限了光影的应用尺度,也给光影设计提供了绝佳的展示舞台。作为以光影设计为目的的照明光源,已经突破了
本文首先运用非径向方向距离函数测算了中国工业两位数行业的能源环境效率,并通过高度细分的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整理得到各行业的进出口数据,然后构建包含Tobit模型的联
烧成是陶瓷制作工艺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对坯体来说烧成过程就是将成形后的生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热处理,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而得到具有一定矿物组成和显微结构,达到理化性能
对当前中国政府广泛实施的创新补贴绩效进行全面的科学检验与评价,是摆在学界和政策制定者面前的重大研究命题。本文构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分析中国情景下政府创新补贴政策
<正>目前,几乎所有的一线城市、半数的二线城市都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构想。那么,究竟什么是智慧城市?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怎样建设智慧城市?……面对诸多疑问,为了凝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