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校园中存在的欺负与受欺负现象,使经常受欺负的儿童的发展需要受阻,其中包括儿童在同伴中维系同伴关系、发展友谊、获得良好人际关系满意感等方面表现不良,而这些方面均与儿童在同伴中不能适时表现亲社会行为有关。亲社会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由儿童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决定,经常受欺负的儿童,在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发展上,也表现不良。本研究在前人对校园欺负行为、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满意感的研究基础上,关注小学受欺负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满意感状况,并假设,儿童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发展状况是儿童受欺负状况与其人际关系满意感的中介变量。研究选取成都市温江区来自农村和城市共计18个班1535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作为被试,通过节选Olweus欺负行为调查问卷中文修订版(小学版)、借鉴李丹的研究改编的《小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问卷》以及借鉴赵菊的研究改编的《小学生人际关系满意感问卷》等研究工具,运用SPSS、Amos等统计软件,对被试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从这些小学生被试中鉴别出被动受欺负儿童、攻击型受欺负儿童、实施欺负儿童和未卷入儿童四类,区分出他们的亲社会价值取向类型(利他取向、规则取向、移情取向、自私取向),评估他们的人际关系满意感高低。重点通过对受欺负儿童(被动受欺负儿童、攻击型受欺负儿童)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和人际关系满意感的考察,建立了受欺负状况通过亲社会价值取向的中介作用,对其人际关系满意感产生影响的模型,并得到数据验证,模型拟合度较佳,模型建构合理。综上,本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小学中高年级受欺负学生与不受欺负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发展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受欺负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发展明显差于不受欺负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2)小学中高年级受欺负学生与不受欺负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感存在显著差异,受欺负学生的人际关系满意感显著低于不受欺负学生;(3)小学中高年级受欺负学生的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发展状况对其人际关系满意感有预测作用;(4)亲社会价值取向是儿童受欺负与其人际关系满意感的部分中介变量。针对以上结论,本研究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班级环境建设,为学生营造亲社会人际环境。(2)加强家长培训,改善儿童亲社会价值取向形成环境。(3)加强儿童心理辅导,促进其形成稳定亲社会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