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深刻影响着广大农村地区,促使农村居民点的功能与形态特征向着多样化和分化方向发展,为农村居民点演变研究提出了迫切需求。本文运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法,在山东省沂水县选取典型样点村,通过研究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户生计变迁,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特征,并提出了基于功能需求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新思路。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历史资料发现,农业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沂水县新建农村居民点由平原向丘陵和山地发展,新建村的农户来源地由省外和县外为主,演变为县内为主。说明在农业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来源的背景下,耕地资源禀赋是农村居民点发生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农民建村首先选择耕地资源禀赋优越的平原,随着人地矛盾的加剧,逐步向丘陵山区转移。(2)综合统计数据和村户调研数据发现,工业化社会,沂水县农村居民点演变特征由数量的增加和空间布局的变化转变为农村经济和农户生计的多样化、非农化和分化。对16个调研村的研究发现,2013年农村非农化程度介于37.54%-90.65%。农村非农化普遍,并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化。(3)对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点以农业生产功能为主导,同质性明显。改革开放后,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逐渐多样化,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商旅服务及生产功能缺失等不同生产功能主导的农村居民点并存,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化。农户以效用最大化原则安排生计策略,是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演变的直接动力;农村发展政策推动了农村居民点由单纯的农业生产功能到非农生产和农业生产等多功能的演变;地理环境和农户生计资产状况则决定了农村居民点生产功能的空间分化。(4)对农村居民点生活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的研究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通过提升建材质量、扩展居住空间和翻新住宅,不断优化农村居民点居住功能。同时,21世纪以来,农村住宅闲置废弃和居民点扩展并存,影响了农户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农村居民点生活服务功能不足,但仍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异。随着与城镇的临近,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度呈上升趋势。农户以家庭为单位追求效用最大化目标,因此,农户生计成果的丰富必定刺激其对住宅进行投资以改善居住环境,但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缺乏激励,导致农村居民点生活服务功能优化缓慢。临近城镇的农村接受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延伸,导致了农村居民点生活服务功能的空间分化。(5)基于农村居民点功能演变与空间分异,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方向应该根据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的需求及其空间分异;并探讨了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和农民新村建设模式。本文认为,基于功能需求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充分尊重了农户生产生活实际,具有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