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实验的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vi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教兴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策下,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扬鞭策马。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科学知识的传播,更要培养具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科学离不开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也离不开创新实验。反观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实验教育现状,实验性质上缺乏实至名归的探究性实验,缺乏综合性和创新性;其次,实验活动数量少、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再者,教学理念上只偏重知识的教育,对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培养缺乏实质性的重视;最后,实验评价绝大程度上依靠纸笔测试,缺乏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结合教育目标导向和实验教育现实,本研究意在探索适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创新实验教育实践。研究内容有三:第一,创新实验的内涵与界定;第二,物理创新实验的开发与实施;第三,创新实验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影响。本研究按研究方法分为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国际教育目的新取向的分析,并结合STEM教育理念、科学探究教育理念和“非常规”物理实验课程理念,界定创新实验的定义和内涵。具体来说,科学素养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目标的主要内容。重视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新取向。创新实验的定义是面向科学学科,基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注重多学科融合共同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学习科学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科学实践活动。它以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性、实用性、规范性、时代性、趣味性、开放性为基本特征。分为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创新实验、用新方法解决老问题的创新实验以及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三种类型。第二部分,以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关于创造力培养理论为基础,设计构建创新实验的活动模式。实证研究是以116名物理师范专业的大三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创新实验训练,训练的内容是给中学生开发创新实验活动课程。在此过程中产出了一些设计成果作为副产品。文中就其中三个进行案例展示与分析,分别为:“以光传音”、“液体的表面张力”和“看得见的充放电”。为了验证创新实验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效果,研究者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做了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开发的物理实验科学态度测量问卷(简称E-CLASS)测量,结合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在数据统计的阶段,对测量结果进行了适当的质性分析。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创新实验是一项具备可行性的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实践;第二,开放式科学探究有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第三,创新实验活动对培养学生科学态度有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念感”、“解决问题的途径”、“交流与合作意识”和“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方面。第四,创新实验需重视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
其他文献
<正>2014年,国际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美国经济积极迹象较多,欧元区再次加大货币政策宽松力度,日本经济连续大幅收缩,部分新兴经济体实体经济仍面临较多困难。我国宏观经济延续2
目的探讨思密达佐治小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07年7月~2008年7月收治的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几6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炎、抗病毒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阴祛瘀汤辅助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将140例2
2011年英国公布了高等教育改革新的白皮书。白皮书提出把学生置于消费者中心地位,建立物有所值的高等教育。为此,必须开放高等教育,允许新的高等教育市场主体进入,建立多元、
我国当下的研究在起始之时,往往会预设一个"研究意义",但是,真正的原创性研究或重要发现并不是从寻找外在意义开始,而是源于人的好奇天性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通识教育是一
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诸如情绪方面的极不稳定,喜怒无常;意志方面一般为忧柔寡断、虎头蛇尾,自制力差,易受暗示;因性格方面的因素表现的一些心理问题以及
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后,因出现了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客观情况变化,导致继续履行合同会造成显失公平的后果,法律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者解除合同而免于承担违约责任。
目的分析浙江省部分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根据药理作用分类,统计各类药品销售金额,计算DDDs并进行排序,以分析其用药频率。结果钙拮抗剂、ACEI和沙坦类
在全球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产生冲击,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全球经济前景充满变数的背景下,提出了通过区域合作促进重庆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路径:持续争取重庆在全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