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心篇》是熊十力晚年重要代表作,书中首次提出了“哲学的心理学”这一理论体系,其要旨在于体察人类内部生活中是否有本心和习染,明确各自的来历,进而存养本明,转化后起之染垢。该理论的提出是缘于熊十力有感于西方科学对于传统学术的冲击。所以,对《明心篇》的思想进行研究可以为解决现代哲学与科学的冲突、道德与知识的紧张提供参考。所谓“哲学心理学”就是要明心,而此心非科学心理学之心。《明心篇》主要围绕什么是哲学上的心,如何明此心展开。因此,本文对《明心篇》的研究大致分为如下几部分:首先,引言部分。介绍研究《明心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熊十力提出“哲学的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其次,第一章,明心之源。说明心之本源在本体,基于熊十力“体用不二”的本体论主张,本体非心非物,变动不居,只能在本体之用中见体。生命、心灵和物质在功用层面有各自的意义。就儒家而言,体用不二体现在天人不二和人性论上的善恶一元关系上。第二章,明心之性。“哲学心理学”之心其性如何?反映在心性论上则有心的本习之分。先天的本心与后起的习心共同作用于人类的认识和道德活动。本心与习心相互配合,方可形成知识,并且,保任本心,转化习染,才能形成有道德的生活。第三章,明心之智。“哲学心理学”之心究竟如何化解哲学与科学的认知系统之间的张力?则需要明确“哲学心理学”之心的认识对象和认识活动是怎样的。通过日损之学与日益之学的区分,说明哲学之心的认识活动分为智与识两部分,“哲学心理学”的认识论可简称为智识论。通过对智与识的关系的研究,可见出“哲学心理学”之心最终落脚于“崇智而不轻知识”的“智识合一”论。最后,结语部分对《明心篇》的思想进行了总结评价。反思了《明心篇》的思想特色、理论意义及不足之处,并进而以《明心篇》为立足点,评价了熊十力作为现代新儒家之“新”在何处,其学术地位及对后代新儒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