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腔造影评价股骨头手术范围和血运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n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ANFH)是骨科常见疾病,可分为创伤性ANFH和非创伤性ANFH。非创伤性ANFH所占比例较高,其病因和发生机理尚不完全清楚。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首先表现为股骨头一定区域的供血不足,若病损因素不能去除,最终导致相应区域的骨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最终不得不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但是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有限,对于青壮年患者,可能会接受数次翻修手术,带来严重的身心痛苦和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对ANFH患者,大部分学者建议首选保留髋关节的治疗方法。保留髋关节治疗ANFH的原则是改善股骨头血运,促进坏死区修复,因此探讨股骨头血运有重要意义。股骨头的主要动脉血供来自于股骨颈动脉环。该动脉环附着于股骨颈基底关节囊,动脉环的前部由旋股外侧动脉的一个分支组成,后部由旋股内侧动脉的一个分支组成。臀下动脉分支也可参与动脉环的组成。股骨头骨内微血管呈珊瑚状,红骨髓中主要是窦状隙毛细血管,而黄骨髓中主要是动脉性毛细血管和静脉性毛细血管。红骨髓比黄骨髓的血管数量多、密度高,血运更丰富。股骨头静脉系统的容积明显大于动脉毛细血管系统。目前没有研究股骨头静脉回流的有效方法,因此相关研究报道很少。股骨头发生缺血性坏死后骨内微循环的改变,如微小血管数量、密度和形态等,研究报道也很少。ANFH的保髋手术设计理念是移除股骨头缺血区组织,改善股骨头缺血区血供,移植自体骨或异体骨,促进坏死区骨组织修复,加强修复和恢复股骨头生物力学性能防止塌陷。股骨头颈开窗减压植骨手术的设计完全符合上述治疗理念,但因为缺乏能够客观、有效评价股骨头手术范围和血运改善情况的方法,该手术的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术者经验和技巧,治疗效果在不同研究报道中差异巨大。虽然术中CT扫描,关节镜、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评价死骨移除范围和股骨头血运有重要意义,但这些方法需要特殊设备和器械,所以无法在临床广泛开展。本实验观察了ANFH的微小血管分布,提出了骨腔造影(Intraosseous cavity-venography,ICVG)方法,通过动物实验探讨ICVG的有效性,比较ICVG与普通X光透视在评价手术骨腔范围和股骨头血运的作用,发现了股骨头静脉回流的一种新途径。第一部分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微小血管分布的病理研究目的:观察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的微小血管分布,明确血供正常区和缺血区边界,为手术治疗提供病理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诊治的非创伤性成人ANFH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52岁(35-56岁),根据Ficat分期标准,均为V期。患者入院后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标本纳入本实验。将股骨头自冠状面用摆锯剖开,分别于坏死区、修复区和健存区取材,进行脱钙、切片和HE染色处理。肉眼观察大体标本的形态及剖面病理特征,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ANFH的病理改变。在坏死区、修复区和健存区随机取5个高倍视野(200倍),计数每个视野的血管数,5次测量结果取平均值。股骨头坏死区、修复区和健存区血管计数比较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肉眼观察,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变成扁平或蘑菇状,股骨颈变短,股骨头颈交界处有骨性增生,股骨头关节面粗糙不平,可见不同程度的软骨破损和剥脱,也可见关节软骨与软骨下骨分离。剖面观,股骨头呈不规则类圆形,外层关节软骨厚度不均匀,负重区关节软骨塌陷,软骨下区可见囊性变,其内层为硬化和坏死区,呈灰白色,骨小梁密度较健存区高,健存区呈灰黄色。2.光镜下,股骨头坏死区的组织结构紊乱,骨小粱稀疏、变细、不完整;关节软骨表层碎裂、断裂或脱落,关节软骨内可见成片分布的空骨陷窝,骨小梁间的骨髓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明显,脂肪细胞变性、坏死和钙化,毛细血管数量减少。股骨头修复区的骨小梁结构相对完整,骨细胞和骨髓组织形态正常,骨小梁可出现增粗,也可见纤维组织增生,毛细血管数量较多,分布不均匀,部分区域密集,血管走行方向一致,由健存区向坏死区长入。股骨头健存区的组织结构完整,骨小梁排列整齐,骨小梁间可见形态正常的骨髓细胞和脂肪细胞。毛细血管数量正常,分布较均匀,血管走行方向各异。3.股骨头血管计数由多到少,依次为修复区(54.9条,范围:47.8~60.4条)、健存区(21.3条,范围:19.8~23.8条)和坏死区(3.3条,范围:1.0~4.4条),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三组血管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417,P<0.001)。两两比较股骨头坏死区、修复区和健存区的微小血管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小结: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中坏死区血管数量明显减少,血流灌注不足,在修复区血管数量明显增多,血流增多,但分布不均。而在健存区血管数量虽少于修复区,但分布均匀。本实验为ANFH手术提供了重要病理依据:股骨头健存区存在正常的血管分布,而坏死区和修复区存在血管数量或功能异常,应在手术中彻底移除。第二部分股骨远端骨腔造影的实验研究目的:在股骨远端骨腔内注入造影剂,在X光透视下观察骨腔边界、形态等特征,验证ICVG的有效性。方法:采集20例新鲜成年猪股骨标本,剔除软组织,注意保留股骨的完整性,所有标本用肉眼和X光透视排除畸形、严重骨质疏松和肿瘤等病理改变。在猪股骨远端前方、内外髁间凿开骨窗,移除骨组织,制造骨腔。用C型臂X光机透视股骨远端正、侧位并摄片;将造影剂复方泛影葡胺注射液(Compound Meglumine Diatrizoate,CMD)缓慢注入手术骨腔,至液面平骨窗且无外漏,再次用C型臂X光机透视股骨远端正、侧位并摄片;使用电动摆锯将猪股骨经骨腔沿矢状面劈开。观察普通X光透视和ICVG显示的骨腔特征;以大体标本做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下骨腔的密度、边界和形状以及对细节信息的显示能力。结果:1.CMD可以使手术骨腔显影。普通X光透视观察股骨远端骨腔,在正位和侧位可见骨腔呈低密度,骨组织呈高密度,皮质骨密度最高,松质骨密度略低于皮质骨。骨腔密度低于周围松质骨,可以确认骨腔存在,侧位比正位容易辨认。注入造影剂后,再次透视观察股骨远端骨腔,在正位和侧位上可见骨腔密度提高显著,高于皮质骨,与周围松质骨对比明显。2.ICVG评价骨腔边界和形态效果优于普通X光透视。股骨髁形态复杂,普通X光透视显示骨腔呈低密度,可以确定骨腔存在,但其边界模糊,无法辨认骨腔形态。ICVG显示骨腔呈高密度,边界、形态清晰易辨,骨刀痕迹等细节清晰可辨。3.ICVG显示骨腔形态、边界和细节与大体标本相同。造影显示股骨远端骨腔边界、形态与大体骨腔标本边界形态一致,两者显示骨刀痕迹形态和位置一致。普通X光透视显示骨腔边界、形态与大体观骨腔边界相似,但不能显示细小的骨刀痕迹。小结:CMD可以使骨腔显影,其评价骨腔边界和形态效果优于普通X光透视,显示骨腔形态、边界与大体观骨腔吻合。本实验验证了CMD用于ICVG的有效性,为ICVG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第三部分骨腔造影评价股骨头手术范围和血运的临床研究目的:在股骨头颈开窗减压植骨手术中实施ICVG,探讨该方法评价股骨头手术范围和血运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诊治的成人非创伤性ANFH患者33人(共45例股骨头),其中男性24人,女性9人,中位年龄29岁(范围:27岁至46岁)。根据成人非创伤性ANFH的Ficat分期标准,I期3例,Ⅱ期29例,Ⅲ期13例。42例FicatⅡ期和Ⅲ期ANFH接受股骨头颈开窗减压植骨手术。所有患者在术前都进行了碘过敏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在股骨头颈开窗减压植骨手术中实施了ICVG检查。ICVG时,屈曲髋关节使股骨头颈交界处骨窗位于骨腔最高点,将造影剂CMD注入骨腔,用无菌塑料薄膜包裹的骨蜡栓密封骨窗。即刻用C型臂X光机透视观察手术骨腔,并在40分钟内以5-8分钟间隔透视摄片。1名高年资和1名低年资骨科医师,分别独立阅读造影前、后手术骨腔的X线片,并评价骨腔边界,当可辨边界大于等于2/3时则标记为阳性(即边界可辨),否则标记为阴性(即边界不可辨)。根据手术骨腔内造影剂排空模式,进一步评价手术骨腔血液循环情况。高年资医生和低年资医生评价骨腔边界的结果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记录手术延长的时间。ICVG后随访2周,观察早期相关并发症。结果:1.在评价股骨头骨腔边界、形态时,ICVG优于普通X光透视。普通X光透视下,髋关节结构清晰可见,手术骨腔与周围骨组织密度相差较小,无法辨认边界和形态。造影后,骨腔密度显著升高,与周围骨组织密度对比明显,边界和形态清晰易辨。反复进行ICVG,骨腔仍可清晰显影。2.在评价骨腔边界、形态时,ICVG无临床经验依赖性。通过普通X光透视片辨认骨腔边界时,低年资医生可辨识阳性率为31.0%,高年资医生为7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22,P<0.001)。通过ICVG片辨认骨腔边界时,低年资医生和高年资医生辨识阳性率均为100%。3.ICVG可以评价股骨头血运情况。ICVG后,骨腔呈高密度,若股骨头缺血改善,骨腔内造影剂被稀释、带走,可见造影剂排空,骨腔密度降低直到与周围密度相同。骨腔密度降低首先发生在股骨颈侧,然后扩展到股骨头软骨侧。当手术清除坏死区和硬化区不充分时,造影剂无排空或延迟排空,扩大手术范围,彻底清除坏死和硬化组织后,血运明显改善,则可观察到造影剂排空现象。4.单侧股骨头进行ICVG延长手术时间30至90分钟(平均50分钟),未见相关并发症。小结:ICVG显示骨腔边界、形态和细节清晰易辨,且无临床经验依赖性,结果一致性高,同时还能评价股骨头血运。ICVG安全、可靠,效果优于普通X光透视,是评价股骨头手术范围和血运的有效方法。第四部分股骨头静脉回流模式的影像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股骨头颈开窗减压植骨手术中ICVG病例的影像资料,探讨股骨头静脉回流模式。方法:病例资料和ICVG方法同第三部分。3例Ficat I期ANFH接受髓芯减压术,手术中行骨内静脉造影(Intraosseous venography,IV)检查。IV通过髓芯减压通道,将10ml CMD快速注射入股骨头,用C型臂X光机间隔20秒透视摄片。动态观察造影剂引流情况、股骨近端骨组织及周围软组织显影情况。结果:在42例ICVG病例中,造影即刻均可见骨腔呈高密度,骨腔与周围骨组织边界清晰锐利,其周围骨组织与股骨颈基底骨组织密度相同,软组织内未见高密度影。5分钟后,骨腔内造影剂开始排空,骨腔仍可显影,其密度明显高于周围骨组织,其周围骨组织密度升高,略高于股骨颈基底骨组织密度,周围软组织内未见明显高密度影。骨腔的股骨头侧边界仍清晰锐利,骨腔的股骨颈侧边界模糊,密度有所降低,但仍高于周围骨组织。间隔5-8分钟连续摄片观察,骨腔内造影剂持续排空,骨腔密度逐渐降低,仍可显影,其密度高于周围骨组织,周围骨组织密度略有升高,高于股骨颈基底骨组织密度,股骨颈基底及其外侧软组织可见条索状高密度影。骨腔与周围骨组织边界仍可辨认,但逐渐模糊。股骨头松质骨密度升高从股骨头关节侧开始,逐渐向股骨颈侧移动。最后,骨腔密度与周围骨组织密度相等,骨腔不能显影,但其密度高于股骨颈基底骨组织密度,股骨颈基底及其外侧软组织可见明显条索状高密度影。在3例股骨头造影病例中,通过髓芯减压通道注入造影剂即刻,股骨头密度无明显升高,减压通道显影,呈高密度,周围静脉显影,充盈度高、密度高,数量多,小静脉清晰迂曲;随造影剂排空,股骨头密度仍无明显变化,显影静脉从小到大密度先后降低到不显影,减压通道密度降低发生较晚,股骨头密度始终无明显变化。小结:ICVG是一种显示骨内微小静脉回流的有效方法。股骨头动脉血自股骨颈部滋养孔供给股骨头,至软骨下骨后折返至股骨颈基底部,被股骨颈基底部静脉收集,然后汇入股骨转子部静脉丛内,这是一种新的股骨头静脉引流模式,可以解释无骨折和脱位的髋关节创伤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机制。结论:1.缺血性坏死的股骨头中坏死区血管数量明显减少,血流灌注不足,在修复区血管数量明显增多,血流增多,但分布不均,而在健存区血管数量虽少于修复区,但分布均匀。为ANFH手术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病理学依据。2.在新鲜猪股骨远端骨腔内注入造影剂CMD进行ICVG,明确ICVG评价手术骨腔范围的有效性,为ICVG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3.在股骨头颈开窗减压植骨手术中实施ICVG,发现ICVG结果清晰、易读,优于普通X光透视。明确了ICVG评价股骨头手术骨腔和血运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4.ICVG是一种显示骨内微小静脉回流的有效方法,发现了股骨头静脉引流的一种新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Gd-EOB-DTPA)增强磁共振成像(MRI)肝细胞特异期肝脏强化程度对肝功能评估的可行性,分析最佳评估方法、在局部肝功能评估中的潜能和肝脏强化程度的影响因
目的: 探讨医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人格特征以及神经电生理学指标——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的相关性,以评价人格特征及认知能力对医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为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即TCRE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年—2007年10月28例因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行TCRE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第一部分人蛋白激酶Cβ2基因开放读码框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目的:克隆人蛋白激酶Cβ2基因(PRKCB1)的开放读码框(ORF),为其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提供基础。方法:采用逆转录-巢式PCR法,从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肾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培哚普利联合螺内酯的干预效果。方法:我们采用如下方法进行了研究:即32只雄性健康Wis
2011年9月19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升级改2011年9月19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升级改版,新增两个时段《精彩放送》和《寰宇万象》,曾服务于BBC的英国Brand Energies公司和曾为
按联合国标准,我国已于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2005年底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1%。根据民政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94亿,占总人口的14.3
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pn)是一种常见的革兰阳性条件致病菌,可引起肺炎、中耳炎、菌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全球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老人、儿童以及艾滋病和先天免疫缺陷的患者是严重S.pn感染的高危人群。由于S.pn抗生素耐药率的增加和目前疫苗的缺陷性,使得其感染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S.pn的防治问题,就要深入了解其致病的分子机制,为
加速康复外科是一种新型的医疗理念,可在多种外科中得到应用,其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发展至今,在胃肠外科中已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其在围术期的应用安全性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目的: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一些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易感性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探讨其与AD的关系,为更详尽的了解AD潜在的发病机制提供分子流行病学依据,并为AD的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