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这一出行方式以其运量大、速度快、价格便宜的优势,逐渐成为各大城市快速客运交通系统的主体。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能够丰富人们的出行方式,减少人们的出行时间和交通成本,并带来显著的外部性经济效应,对其沿线的房地产价值、周边土地利用形态、布局与开放强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而言,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能够显著提升其沿线区域的交通可达性,因而对沿线区域经济格局乃至整体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带来重要影响。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不同发展阶段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影响区的范围在500-2000m之间,不同城市之间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同时,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轨道线路对周边不同圈层的影响力间具有差异,直接影响其土地开发利用的形态。因此,对正在打造“公交都市”的合肥市开展针对性的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内容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研究对象选取合肥市目前处于运营期、建设期、规划期不同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线路周边2km范围内的居住房产项目;另一个层面是对不同时空效应下的合肥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模式探究,研究对象分别选取了合肥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1,3,6号轨道交通线路典型居住型站点周边土地开发利用,结合TOD模式分析站点周边土地的用地功能调整、开发强度及开发时序的优化,实现站域内土地利用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前一层面结合Hedonic模型和GIS空间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后一层面借鉴前者分析的结果进行了用地定性优化调整,两者逻辑关系紧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价影响的时间效应。合肥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轨道交通对沿线房价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居住房产项目每远离运营期的1号线站点周边100m,则项目价格下降165.9元/平方米;距离建设期的3号线路最近站点每增加100m,则项目均价下降97.9元/平方米;而房产项目距离规划期的6号线最近站点每增加100m,房价相应下降56.9元/平方米。(2)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价影响的空间效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轨道交通线路对沿线住宅价格的空间影响范围存在差异,处于运营期的轨道1号线对站点周围1000m以内空间范围的影响比较显著,建设期轨道3号线对距站点1200m以内空间范围的影响比较显著,而规划期轨道6号线则仅对站点周边800m范围内的区域房价影响比较显著,且同一条轨道交通线路对不同圈层范围内的房价影响显著性存在差异。(3)不同时期的居住型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的优化策略。基于不同生命周期线路的空间效应,结合一般站点TOD圈层功能布局模式,分别对规划期的广德路站800m内站域、建设期的淮南路站1200m内站域、运营期的长淮站1000m内站域制定了土地优化利用调整方案,给出了站点不同影响区内的用地功能置换、街区路网加密、土地开发强度指标及建设引导策略,能够实现各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及周边的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设计、土地利用收益的“三位一体化”。本文综合分析了不同发展时期的轨道交通对沿线居住房产增值的作用程度和范围,并将定量分析的结果结合TOD理论,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站点周边土地资源的差异化互动开发模式,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沿线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以期为合肥市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公交网络,实现城市交通战略,并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轨道交通与沿线土地利用的协同规划及一体化开发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