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相互倾轧背景下,经济金融化格局正在不断形成,基于金融渠道的利润累积逐渐成为企业盈利的主导模式。上市公司金融化呈现愈演愈烈之势,有学者的研究数据显示,非金融上市公司在2002-2014年间持有金融资产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占比都在不断上升,其中绝对规模从3.46亿元增长到11.87亿元。经济“脱实向虚”的趋势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密切关注,李克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强调:“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前我国处于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发展关键时期,实体企业的金融化问题关系到我国实体经济的振兴与发展。本文以2003—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非金融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企业金融化现状,探讨了影响金融化的外部因素以及金融化对企业资产专用性和收益水平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金融化整体呈上升趋势,劳动密集型企业、东部地区企业和国有企业金融化程度较高;(2)宏观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繁荣会促进企业持有金融资产,行业资本密集度高则显著抑制企业金融化趋势;(3)公司金融化程度加深会损害实体资产利润率,最终伤害总体资产收益水平,且资产专用性在金融化与实体收益率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4)外部因素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进而影响其金融化水平,配置长期金融资产挤占了对实业的投资。本文的贡献可能在于:一是以微观企业金融化现象为切入点,从行业、地区和产权等视角分析企业金融化程度及存在差异,有助于政府部门及非金融企业对公司金融化问题更为全面的认知,进而调整金融化结构;二是本文不仅研究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还从金融市场和行业特征层面探究影响企业金融化的其他诱因,为外部因素影响企业金融化提供了新的思路;三是本文通过考察金融化对企业收益水平的影响来研究其经济后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资产专用性在金融化程度与实体收益率间的中介作用,有利于厘清金融化经济后果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