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CT26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为研究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及转移提供研究基础,同时为抗肿瘤药物研究建立平台。
方法:利用原位移植、尾静脉接种、皮下接种的方式建立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通过大体解剖和病理切片观察模型的体内转移情况。利用建立好的皮下移植瘤模型进行给药实验,观察模型对药物的敏感性。
结果:不同方式建立的小鼠结肠癌模型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肠原位模型能产生远处脏器转移;尾静脉接种能100%建立肺转移模型;皮下移植瘤模型在抗肿瘤药物作用下显示肿瘤体积减小。
结论:建立的移植瘤模型基本能符合实验的要求,为结肠癌研究提供实验前提和基础,对抗肿瘤药物敏感,为给药实验提供平台。
第二部分:高淋巴转移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
目的:建立足垫接种移植瘤模型,对肿瘤模型的淋巴转移情况进行初步的研究,并尝试筛选出淋巴转移潜能大的细胞株。
方法:通过足垫接种细胞悬液的方式建立的移植瘤模型对肿瘤细胞株进行体内筛选,筛选路线:足垫皮下→淋巴结→淋巴结移植于背部皮下增殖成瘤→瘤组织块体外原代细胞培养→原代细胞接种到足垫皮下,以此循环来获取淋巴转移潜能大的细胞株。
结果:足垫皮下移植瘤模型建立成功,能伴随发生不同程度的淋巴结微转移。不同的肿瘤细胞淋巴转移潜能大小不同,其中SMMC-7721肝癌细胞获得相对原肝癌细胞淋巴转移潜能较明显的细胞株。
结论:建立的足垫皮下移植瘤模型基本能符合实验的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淋巴转移特性,能利用此模型对迁移运动能力有差异的部分细胞株进行分离纯化。
第三部分:脂质体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对高淋巴转移筛选前后的细胞体外靶向性和初步药效学评价
目的:通过制备不同粒径的脂质体包载化疗药物,对本文第二部分筛选获得的具有高淋巴转移潜能的肿瘤细胞与未经过筛选的原肿瘤细胞进行脂质体药物的定性摄取实验和药效学实验,在评价药效的同时比较筛选前后细胞的差异。
方法:通过逆向蒸发-挤压过膜法制备不同粒径的脂质体,并通过硫酸铵梯度法包载荧光素或化疗药物阿霉素,分别给药后采用荧光显微镜对肿瘤细胞摄取情况进行观测;利用CCK-8法考察不同粒径脂质体对不同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并绘制生长抑制曲线并计算IC50值。
结果:经过筛选的肿瘤细胞对脂质体药物较未筛选的细胞敏感。对于制作的两种粒径脂质体,粒径越小的脂质体越容易被肿瘤细胞摄取,其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越明显。
结论:筛选过后的肿瘤细胞对同一粒径脂质体的摄取程度高于未筛选的肿瘤细胞;同一肿瘤细胞对粒径小的脂质体摄取程度高于粒径大的。肿瘤细胞对脂质体药物的摄取量与其IC50值呈负相关,IC50值越小,细胞对脂质体药物的摄取量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