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关系已成为热点问题。二者是否脱钩,是关系到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其现实意义相当重要。本文以吉林省及其9个市(州)为研究对象,利用脱钩理论,构建“脱钩”指标体系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脱钩关系进行详细的研究,采用相关分析法分析经济指标与资源环境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协调对策,以期对吉林省的区域资源环境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提供参考与借鉴。论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阐述研究吉林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关系的相关基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综述,包括:脱钩理论、人地相关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二是对吉林省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资源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吉林省经济不断迅速发展,但存在着严重环境问题,如能源短缺、工业三废等。近几年,虽然不断加强整治力度,部分地区环境得到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使得吉林省的资源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三是吉林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关系评价。结果显示:在2000-2012年吉林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脱钩关系既有绝对脱钩、相对脱钩,也有耦合出现,且大多数时期均表现为相对脱钩,远没有达到绝对脱钩的理想状态,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脱钩程度存在时间上和指标间的差异;T1-T12时期,长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基本处于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状态,比较稳定;吉林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有5个时期达到了绝对脱钩;辽源、松原和通化脱钩指数在时序方向变动幅度最大;四平市、白山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状态则波动较大,相对脱钩、绝对脱钩、耦合状态均有。四是分析吉林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脱钩关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经济结构效应对吉林省的资源环境有拉动效应,而技术进步效应和减排效应则对资源环境压力具有抑制效应,减缓了吉林省资源环境压力。五是针对吉林省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脱钩关系,提出协调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