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类病斑是指植物在没有明显的逆境、机械损伤或病原体侵害时产生的坏死斑,与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HR)产生的坏死斑非常相似。类病斑突变体是一类研究防御反应机制、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理想材料。此外,水稻叶片衰老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是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众多因素参与调控水稻的类病斑和叶片衰老,包括温度、光照等外部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19014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病斑是指植物在没有明显的逆境、机械损伤或病原体侵害时产生的坏死斑,与超敏反应(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HR)产生的坏死斑非常相似。类病斑突变体是一类研究防御反应机制、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的理想材料。此外,水稻叶片衰老是一个复杂且精细的过程,是叶片发育的最后阶段。众多因素参与调控水稻的类病斑和叶片衰老,包括温度、光照等外部环境因素以及自身各种信号网络。为了进一步揭示水稻类病斑和叶片衰老发生的分子机理,本研究通过60Coγ射线照射武育粳3号(WYJ3)得到一个水稻类病斑及早衰突变体,我们将其命名为lmpls9(lesion mimic and premature leaf senescence 9)。本论文在对突变体进行表型观察的基础上构建遗传群体,开展基因精细定位分析,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高温能够促进lmpls9的类病斑和早衰的发生。突变体lmpls9在发芽后30天前(days after seeding,DAS)不出现类病斑和叶片衰老,与野生型表型无明显区别。在田间种植条件下,突变体在30 DAS左右开始出现类病斑表型,随后叶片的病斑周围逐渐褪绿,出现叶片衰老现象。在后续的整个发育周期,该表型持续存在。在成熟期,突变体lmpls9的叶尖完全衰老枯死,而同时期的野生型仍然保持绿色。此外,我们还发现相对于25℃,在35℃条件下的lmpls9的类病斑出现的时期明显提前。同时,在哈尔滨种植的突变体直到抽穗时仍未出现明显类病斑和叶片衰老,而同时期在金华种植的突变体的叶片已经出现严重类病斑和衰老表型。(2)LMPLS9调控叶片的叶绿体发育和光合能力。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水稻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现突变体lmpls9叶片中存在大量基粒堆叠紊乱的叶绿体,其淀粉粒、嗜锇颗粒较WYJ3大量增加。同时,我们发现lmpls9的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也显著降低。与之对应地,lmpls9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有效分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此外,lmpls9叶片在离体黑暗诱导实验中较WYJ3叶片黄化更明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发现衰老相关基因(senescence-associated genes,SAGs)SGR、RCCR1、Os I57的表达在lmpls9中分别上调了6.2倍、2.2倍、2.3倍。这些结果表明LMPLS9的功能缺失影响了叶绿体发育和叶片光合能力,从而导致lmpls9叶片早衰,并造成lmpls9减产。(3)lmpls9叶片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积累。通过组织化学染色和定量检测,发现突变体lmpls9中的ROS含量显著高于野生型WYJ3。同时,发现突变体lmpls9中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的活性比野生型WYJ3分别上升了7倍、1.4倍、1.8倍,表明突变体lmpls9积极地响应叶片中ROS的积累,但仍然不足以清除ROS。积累的ROS可能在lmpls9的叶片早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lmpls9增强水稻防御反应。对WYJ3和lmpls9进行白叶枯病菌P6接种,21天后统计病斑长度,发现lmpls9突变体植株的抗病性显著强于WYJ3。对防御相关基因进行q RT-PCR检测,发现防御相关基因PBZ1、PO-C1的表达水平在lmpls9叶片中分别上调了8.9倍和1.94倍。这表明LMPLS9突变激活了防御信号,增强了水稻植株对白叶枯的抗病能力。(5)采用图位克隆的方法对lmpls9进行精细定位。将lmpls9与台中本地一号(TN1)进行杂交。遗传分析显示,杂交产生的F1均未出现类病斑和早衰,表明该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在F2群体中,呈现野生型表型与呈现lmpls9表型的水稻的数量符合典型的3:1比例,这说明lmpls9的表型是受一个隐性的核基因控制的。经过初步定位和精细定位,最终将基因位点限定在水稻9号染色体上分子标记ZR 667和ZR 659之间约128 kb的区间内。根据水稻基因组注释数据库Rice Genome Annotation Project(http://rice.plantbiology.msu.edu/index.sht ml)的注释,发现该基因组区域内存在23个可能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通过Genevestigator软件对这些基因进行表达分析,挑选出了若干在叶片或衰老阶段高表达的基因作为lmpls9候选基因,以待后续验证。
其他文献
在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多主体间的参与互动已成为必然趋势。政府、社区、居民是其中最基本、最主要的参与主体,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协作是推进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前提。在互动过程中,各主体间呈现出一种非对称性依赖关系,此种关系的生成与影响是一个需要探讨的新课题。本文选取浙江省金华市Y社区为实证调研对象,运用资源依赖理论,借助访谈法探究了Y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中政府、社区、居民三元主体间的非对称性依赖关系。Y社区
蓝莓(Vaccinium spp.)浆果中富含花青素等营养物质,是一种营养保健与经济价值均较高的水果,广受消费者的喜爱。但蓝莓果实小、产量低、成熟采摘时需要大量劳动力,商业化种植成本投入较高。目前,有关蓝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花青苷的生物合成与调控、需冷量以及有关果实品质的研究等方面;有关蓝莓花芽膨大与果实发育进程中的规律,以及影响蓝莓果实大小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以果实大小显著差异的南高丛蓝莓
水稻纹枯病是农作物重要真菌病害之一,在世界范围的几乎所有水稻种植区均有发生。水稻纹枯病抗性由数量遗传位点控制,目前尚未找到主基因抗性的水稻种质。培育具有数量遗传抗性的水稻品种可以防控水稻纹枯病。前期研究对水稻抗感基因型进行比较转录组分析,对差异表达候选基因的RNAi转基因水稻进行接种鉴定,筛选获得了水稻纹枯病抗性相关基因OsSBR2,创制了ossbr2突变水稻株系、OsSBR2-RNAi水稻株系和
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之一,在种子休眠、气孔关闭、植物生长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等植物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BA需由合成部位运输至作用部位,启动信号转导,从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响应胁迫。ABA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已经研究的较为清楚,但是ABA转运机制尤其是长距离运输的研究较少。而ABA-GE作为ABA的一种衍生物,其转运蛋白和转运机制研究甚少。已有研究报道
<正>我国高校教师岗位聘用制度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酝酿、尝试,90年代试点实践,到新世纪初扩大范围、加大力度,再到目前进一步细化、规范;先部属高校,后省(市)属高校,从职称到职务,从身份到岗位,从终身到聘用,一步步向前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聘用制改革牵涉方方面面,关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局,涉及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毫无疑问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职工的高度关注。在经济体制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光能,获取必需物质的基础,对水稻产量具有重要影响,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利用效率是实现水稻高产优产的有效手段。叶色突变体因其表型丰富且易于观察,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的理想材料,对叶色突变体的充分挖掘与利用,有望进一步揭示光合作用机制,为培育高光效水稻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从粳稻品种春江06的EMS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斑马叶突变体zl7(zebra leaf 7),对该突变体
汞、镉和铅是有害的重金属,会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生有害作用。然而,水稻应对汞、镉和铅胁迫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研究水稻耐汞、镉和铅胁迫相关基因的功能和作用机理对培育耐汞、镉和铅胁迫相关水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调控方式。作为一种蛋白磷酸酶,PP2C在植物应对逆境的抗性和耐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水稻PP2C基因在耐汞、镉和铅胁迫方面的研究很少。本文利用本
种间联结指在同一空间分布上不同物种彼此间的相互关联性,通常作为群落分类的一种依据,是探讨在生态系统中植物相互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及评判标准,对理解群落中物种共存、种群分布及动态演替等方面有重要意义。上世纪以来,种间联结的分析方法经过多次补充和完善,已经广泛运用于生态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多个领域。但是目前种间联结的测定往往只是对群落间物种相互关系的外在描述,得到的只是群落动态演替的现状或植物间竞争的结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CK)是一类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叶片衰老以及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拟南芥细胞分裂素转运蛋白AtABCG14参与CK在植物体内的长距离运输,主要负责将根部合成的反式玉米素(trans-zeatin,t Z)类CK通过木质部向地上组织运输,并参与地上组织CK的卸载和再分配。然而,AtABCG14转运CK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前
系统共生表示的是一种生态进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宿主相关微生物群落的生态相似性能够反映宿主的系统发育关系。然而,这一模式并不一定持续存在,宿主特征、生活方式、环境条件等都可能影响系统共生的出现。目前已有许多科研人员在较广的生物分类范围内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包括哺乳动物、植物根系、水生物种等,然而对于两栖动物系统共生的研究很有限。确定是否存在系统共生对于其机制的研究具有推动作用。微生物群落研究是系统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