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退素D1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以及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消退素D1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的影响目的:研究消退素D1(resolvin D1, RvD1)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引起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介质的表达,小胶质细胞激活,以及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通路活化的影响,以探讨RvD1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BL/6小鼠100只,8-12周,随机分为五组:(1)对照组:腹腔和侧脑室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2)LPS组:侧脑室给予2μ1生理盐水后;立即腹腔注射LPS250μg/kg (100μl);(3)RvD1小剂量组:侧脑室给予RvD11ng (2μl)后立即腹腔注射LPS;(4) RvD1大剂量组:侧脑室给予RvD110ng (2μl)后立即腹腔注射LPS;(5)拮抗剂组:侧脑室给予甲酰肽受体(formyl-peptide receptor, FPR)拮抗剂Boc-21μg+RvD110ng (2μl)后立即腹腔注射LPS。4小时后,过量麻醉处死小鼠,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aptor molecule-1,Iba-1)阳性细胞;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皮质以及海马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和白介素-1β (interleukin-1beta, IL-1β)浓度;Western blot检测皮质以及海马组织IKB-α和胞核内NF-κB p65亚基的表达;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s,EMSA)检测皮质和海马组织中NF-κB DNA结合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血清、皮质以及海马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浓度明显增高,小胶质细胞激活。侧脑室注射RvDl对血清TNF-α和IL-1p浓度无显著影响,但RvD110ng可以抑制LPS引起的皮质和海马TNF-a和IL-1p浓度升高和小胶质细胞激活,RvD11ng无显著效果。LPS还可引起皮质和海马IκBα蛋白降解,胞核NF-κB p65表达增加以及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增加;RvD10ng侧脑室给予可以抑制LPS引起的IκBα和NF-κB活化。FPR2拮抗剂Boc-2可以阻断RvD1的作用。结论:RvDl可降低LPS引起的神经系统炎性因子TNFa和IL-1p的产生,其抗炎作用是通过与FPR2结合进而抑制NF-κB信号通路实现的。第二部分消退素D1对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1极化的影响目的:小胶质细胞存在两种极化的激活方式:M1极化(经典活化)和M2极化(选择性活化)。M1极化的小胶质细胞表达促炎症因子,如TNF-α、IL-1β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该部分研究RvD1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1极化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探讨RvDl在神经系统发挥抗炎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株,分为五组:(1)对照组;(2)RvD1组:用不同浓度的RvD1(0.1nM、1nM、10nM、100nM)处理;(3)LPS组:用100ng/ml LPS处理;(4)RvDl+LPS组:不同浓度的RvD1(0.1nM、1nM、10nM、100nM)处理后30min后加入LPS处理;(5)拮抗剂组:在用RvD1和LPS处理前用10μM/LBoc-2处理30mmino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TNF-α和IL-1p浓度;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培养上清中NO浓度;Western blot检测小胶质细胞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表达,胞核NF-κB p65亚基表达,IκB-α蛋白的降解,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p38以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观察p65细胞内定位;EMSA检测NF-κB以及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DNA结合活性。结果:使用浓度的LPS和RvDl对BV-2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LPS可引起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NO浓度增高,iNOS表达增加,RvD11nM、10nM、100nM可降低TNF-α和IL-1p浓度。100nM RvD1可减少LPS诱导产生的NO和iNOS。100nMRvD1还可以抑制LPS刺激引起的IκB-α降解,p65核转位,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ERK1/2、p38、JNK蛋白的磷酸化,并抑制LPS引起的NF-κB以及AP-1DNA结合活性的增加。Boc-2可阻断RvDl的作用。结论:RvD1可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1极化而发挥抗炎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NF-κB和MAPK/AP-1通路激活有关。第三部分消退素D1对白介素-4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的影响目的:小胶质细胞存在两种极化的激活方式:M1极化(经典活化)和M2极化(选择性活化)。M2小胶质细胞主要介导炎症消退以及组织修复。本部分主要研究RvDl对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及其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探讨RvD1在神经系统中发挥抗炎促消退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小鼠BV-2小胶质细胞株,分为五组:(1)对照组;(2)RvD1组:用100nM RvD1处理;(3)IL-4组:用10ng/ml IL-4处理;(4)RvD1+IL-4组:100nMRvDl处理30min后加入终浓度为10ng/ml的IL-4;(5)拮抗剂组:在用RvD1和IL-4处理前用10μMBoc-2或100μM来氟米特或1μMGW9662处理30min。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小胶质细胞M2标志物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和几丁质酶-3样蛋白-3(Chitinase3-like3,Ym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观察胞核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gamma(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y)细胞内定位;Western blot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6,STAT6)磷酸化水平以及PPARγ表达水平,EMSA检测STAT6和PPARγ的DNA结合活性。为进一步确定FPR2、STAT6和PPARγ在RvD1和IL-4诱导的小胶质细胞选择性活化中的作用,我们使用Boc-2或来氟米特或GW9662阻断相应的受体或者通路,观察BV-2细胞Argl和Yml表达。结果:IL-4刺激引起小胶质细胞M2标志物Argl和Yml表达增多,STAT6磷酸化,胞核PPARγ表达增加以及STAT6和PPARγ DNA结合活性增加。RvD1预处理可进一步增加Argl和Yml表达,提高STAT6磷酸化水平、细胞核内PPARγ表达水平以及STAT6和PPARγ的DNA结合活性。Boc-2可拮抗RvDl的作用。阻断STAT6可抑制RvD1和IL-4引起的胞核PPARγ表达和DNA结合活力增加。阻断STAT6或PPARγ可消除RvD1和IL-4诱导的M2标志物Argl和Yml表达。结论:RvDl可促进IL-4诱导的小胶质细胞M2极化,从而发挥抗炎促消退作用,其作用是通过与FPR2结合进而促进STAT6/PPARγ信号通路激活实现的。
其他文献
细菌等微生物易在材料表面粘附、繁殖并形成生物膜,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近年来,利用有机低表面能材料减少细菌粘附及无机抗菌材料的杀菌作用可协同提高表面的抗菌和
随着我国城市的飞速发展,旧城的改造与更新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论文以上世纪80年代至本世纪之初建设的,至今仍投入使用的旧住宅区为研究对象,对住宅区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