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发挥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作用,我国各级政府均深度参与建设用地的管理,并在体制和法治的框架内不断完善用地配置的政策机制。在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中,省级政府掌握着省域内增量建设用地的配置权,通过规划管理、绩效考核、财税激励和区域发展政策等进行统筹协调,也使地方城市在建设用地配置中产生了空间和行业偏好。然而,政府主导的土地管理往往会导致用地配置与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为了发挥土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作用,我国各级政府均深度参与建设用地的管理,并在体制和法治的框架内不断完善用地配置的政策机制。在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中,省级政府掌握着省域内增量建设用地的配置权,通过规划管理、绩效考核、财税激励和区域发展政策等进行统筹协调,也使地方城市在建设用地配置中产生了空间和行业偏好。然而,政府主导的土地管理往往会导致用地配置与市场需求产生偏离,影响建设用地的使用效率。研究制度与政策在省域内对建设用地配置的影响,深入分析建设用地的自身效能以及对城市发展贡献率的空间和行业差异,是完善省级建设用地管理和优化用地配置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省级建设用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重点研究了制度与政策对建设用地分配和使用偏好产生的影响,进而通过建设用地对城市发展的贡献率的分析评价,提出优化和完善省级建设用地配置管理的对策建议。首先,构建省域建设用地配置的制度与政策分析框架,研究在土地制度支持下,政绩考核制度、财税制度和区域发展政策对省域建设用地配置的影响,以及由此形成的省域建设用地配置的特征与绩效;其次,把山东省作为实证分析案例,运用相关分析、比较优势度、耦合协调度、偏移份额模型等方法,对2000-2018年制度与政策影响下省域建设用地的空间和行业配置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第三,运用C-D生产函数和回归分析法,对2000-2018年省域内建设用地对城市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贡献率的空间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依据研究结果,为优化省域内建设用地的空间和部门配置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影响省域建设用地配置的制度与政策主要有基础性、限制性、驱动性和工具性四类。其中,基础性制度主要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土地使用制度和土地转用制度,限制性制度包括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制度,驱动性制度与政策指政绩考核制度、财税制度、区域发展政策、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政策,工具性制度主要指土地储备制度和土地金融制度。在基础性和工具性制度安排的支持下,驱动性制度和政策通过土地利用规划和计划指标管理的制定和实施,以此对省域建设用地在空间和行业的配置产生影响。(2)基础制度和工具性制度相配合,通过政绩考核、财税激励和区域发展协调,对建设用地的在空间和行业中的优化配置产生了深刻影响。政绩考核和财税激励导向下,地方政府为了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和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和扩大建设用地规模;同时,为了推动经济和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避免房地产泡沫,地方城市往往通过工业用地过饱和供给,商服用地和居住用地不饱和供给进行调控,短期内会造成工业用地占比偏高,商服用地和居住用地占比偏低的现象。为了避免土地、人口城镇化在空间和结构上的错位,体现以人为中心的城镇化目标,省级政府加强了基于人口增量的建设用地调控政策。在区域协调发展导向下,省级政府采取集聚与均衡相结合的调控机制,将建设用地配置在高效益地区,同时兼顾缺乏建设用地的比较优势地区的建设用地供给。(3)通过对山东省建设用地时空变化的实证分析,进一步表明了省级建设用地配置政策对区域发展有效调节作用,制度和政策影响了省级建设用地配置。在空间配置特征方面,建设用地配置与建设用地利用比较优势在空间上存在错位,但与人口的空间分布相似;在部门配置特征方面,工业用地增长率较低,但仍然具有较强的增长竞争力;商服用地增长率较高,且增长竞争力强劲;居住用地增长率较低,且增长竞争力不足。(4)资本要素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恶化的贡献率最高,建设用地次之,劳动力贡献率最低。在“建设用地比较优势度-建设用地增量”和“人口增量-建设用地增量”耦合协调度高值区域,建设用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恶化的贡献率较高。遵循比较优势的建设用地配置能够提高建设用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但同时也会给城市生态带来负面影响。基于研究结论,为优化省域建设用地配置提出对策建议:完善土地相关法律法规,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分配机制;调整政绩考核制度、财税体制,适当减轻欠发达地区的政绩考核和财政收支压力;进行差异化的建设用地配置,依据不同地区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将建设用地更多的配置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和产业。
其他文献
新时代开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以培养勇担使命的时代新人为载体,推动公民道德素质达到新高度的重要环节。当前社会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培养时代新人需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教育。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出现道德追求的弱化、道德责任感的淡化、道德实践的缺失等问题。为此,准确把握新时代的历史方位,积极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道德实践的形式,构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产品。这些废弃产品未能有效利用使得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凸显。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政策实施,减少供应链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与此同时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响,“互联网+”的线上经济获得了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供应链制造企业开通网络、线下等直销渠道以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方式来销售生产的产品,双渠道供应链、低
<正>近年来,四川省内江市委切实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创新开办市直机关干部大讲堂,以讲促学、以讲促思、以讲促干,不断探索高质量、有特色的党建工作载体,推动全市机关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主要做法围绕一条主线,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市直机关干部大讲堂紧扣深入学习贯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然而在先前城市化高速发展过程中由于缺少适当规划引导造成的旧城区建筑密度过大、缺少开敞空间、设施配套落后、功能业态单一等问题较多,无法满足居民日益丰富的活动需求。高校老校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文化设施,内部多建有数量较多的开敞空间与运动设施,逐渐成为旧城区居民进行各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同时,老校区因其用地规模受限,随着招生规模的增加,校内设施逐渐无法满足
太行山区内除了政治、军事意义为主导的太行八陉外,还分布有众多古道线路,这些古道受制于道路平坦度和交通通达度的影响,多表现为“山间小道”或“货物驮道”,故只能满足小型商业贸易的运输需求,但晋、冀、豫三省内此类道路的数量极为广泛,如周公山古道、河南晋阳道、岩崖古道、穴陉岭道等。虽然这些道路的重要程度均低于“太行八陉”,但同样起着连通两地贸易往来的作用,从而对其沿线聚落空间形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周公
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我国大城市既面临全球化与地方化带来的新挑战,又面临新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大城市边缘区的产业园作为承载工业化重要的空间载体,发生了功能重组与空间重构的剧烈转变,其中部分产业园由此进入了向综合性产业新城转型的新阶段。本文以杭州市钱塘智慧城为研究对象,其在改革开放早期伴随乡镇企业的集聚形成了镇、村工业园,在开发区建设热潮下成为规模化扩张的产业园区,进入新常态以来又走上产业园转型
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驱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资源、生态环境等变化更为复杂,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变化等因素导致医疗卫生组织的服务价值观发生了根本变化,医院作为医疗卫生组织重要的构成部分,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医院基建项目与传统的基建项目一样,存在较大的风险。其风险类型和风险表现与传统的企业基建项目风险有共性,但是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尽管当前医院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充分地运用了
心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猝死的主要原因。参附注射液因其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参附注射液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炎症反应、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血流动力学、凝血/抗凝系统、细胞自噬与凋亡等多种途径对心脏骤停后心肌功能障碍发挥治疗作用。
为研究涡轮电力分布式推进系统(Turbo-electric Distributed Propulsion system 简称TeDP)设计参数的选择,基于部件法对整个TeDP系统建立设计点性能计算模型,推导了TeDP的有效功在涡轴尾喷管和风扇系统间的最佳分配关系。在此基础上,以ECO-150-300客机作为应用对象,采用差分进化算法,以设计巡航点的耗油率作为优化目标,对TeDP的循环参数进行优化选
全球环境的变化,城市快速的发展,带来了人地空间和人本形态的再次思考,新冠疫情带来的公共安全问题使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对更多新挑战。济南高密度街区的建设带来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诸多环境问题,高密度的街区界面减少了空气流通的空间。同时济南的多山环境赋予了近山地区独特的微气候环境特征,夏季高温、冬季雾霾的气候特征直接影响人们日常的生活品质。风环境作为城市微气候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济南高强度开发近山街区的雾霾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