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的律诗更是享誉世界。作为中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律诗的翻译一直是文化传播中的重中之重。为了传播中国文化,翻译家多年来不遗余力地将它们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戴维·霍克思和杨宪益夫妇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相继出现。然而,语言和文化的不同阻碍了翻译中这些诗词的美学效果的传达。很多翻译标准被用来评估这两个译本中律诗的翻译,但它们主要局限于是否忠实和对等方面,读者的参与很少被关注。接受理论认为一部文学作品是蕴藏着很多不定点和意义空白点的图式结构,每个读者在阅读前都有自己的期待视域。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确定文本意义未定点的过程,是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不断融合的过程。只有当一个文本满足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它才能被更好的接受。接受理论的出现使得读者的参与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这为《红楼梦》律诗的翻译指明了方向。《红楼梦》律诗的独特的形式,韵律,丰富的意象和文化内涵由于文化和语言的差异使其译文在读者的接受方面充满挑战。本论文旨在从接受理论的角度分析评估《红楼梦》律诗的两个英文版本。结合这两种译本在西方读者中的接受情况,对照霍克思和杨宪益夫妇的翻译活动,论述两者在关照和帮助译文读者建立期待视野方面所做的努力。最终得出结论:和杨氏夫妇的译本相比,霍克思的译本主要以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为主要出发点,多以译语文化为依归,尽量融合译文与读者的视域,因此在西方读者中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