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公平是一个古老而弥新的话题,诸多学者在哲学、经济学、伦理学和法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在中国文化和制度下的中国大学生的社会公平感,包括其内在心理结构与现状。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
一、提出理论构想: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并进行专家访谈,整理出社会公平感的理论结构;
二、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心理维度: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通过词汇联想、词汇评级的方式,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统计方法探索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心理维度;
三、编制大学生社会公平感问卷:以第二步为基础,编制预测问卷,施测后通过筛选和删减,编制出正式问卷;
四、正式施测大学生社会公平感问卷:通过检验问卷的信效度来确保问卷的可靠,同时对受测群体的社会公平感的现状、人口统计学差异进行探讨;并研究大学生社会公平感与其接收的社会负面新闻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分四次发放1500份问卷,一共回收1375份有效问卷。结论如下:
(1)在以我国的文化和社会制度背景下,中国大学生对社会公平正义的知觉主要分为分配公平、程序公平、机会公平、互动公平、权利公平和弱势公平六个维度;
(2)本研究所编制大学生社会公平感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但分配公平和弱势公平维度内的信度还有所欠佳;
(3)正式施测的结果显示,大学生社会公平感的所有维度中除了弱势公平以外,其他维度的均分均显著低于中点分值,即大学生的社会公平感偏低;
(4)大学生社会公平感在程序公平、机会公平维度以及整体上,女性得分显著低于男性;
(5)不同年级在社会公平感的各维度以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6)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机会公平、程序公平、弱势公平、互动公平以及总分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机会公平中理工科类大学生得分最低;程序公平中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得分最低;弱势公平中理工科类大学生得分最低;互动公平中理工科类学生得分最低;总分则是理工科类学生的分最低。
(7)本研究中大学生社会公平感在生源地这个变量上没有发现显著差异。
(8)倾向于接受社会负面新闻的被试组在机会公平维度和整体上具有较低的社会公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