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大”后,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百姓热词。近年来,成都市雾霾天气频发,而园林植物可以通过滞尘效应,发挥不可或缺的生态作用。怎样的天气、时间段更适合游人出行尚无定论,如何科学、合理设计和构建园林植物群落,来充分发挥其滞尘效益,亟待解决。本文以成都市活水公园为例,在晴天、多云和雨后阴天三种不同天气条件下,通过对公园内不同结构类型旱生和水生植物群落PM2.5和PM10从7:0019:00进行观测,结果表明:(1)晴天和多云天气下,PM2.5和PM10日均浓度无显著差异,雨后阴天显著低于前两者,但试验值均显著高于成都市当天国控点平均值。在晴天和多云天气,公园内颗粒物浓度早晚高,中午低,最低值在13:00。雨后阴天时,颗粒物浓度则持续走低。(2)植物群落对PM2.5和PM10的净化效应日变化呈现中午高,早晚低的变化趋势。(3)多云和晴天天气下,不同旱生植物群落结构对PM2.5减尘率差异为:乔草型植物群落结构最好,乔木型群落结构次之,草地型、乔灌型、乔灌草型减尘率均为负值,乔灌草型最差。不同群落结构对PM10减尘率差别为:乔灌草型群落减尘率最高,乔草型次之,草地型最低,且均为正值。雨后阴天时,PM10和PM2.5减尘率均为乔灌草型最高,乔草型次之,草地型最低。(4)水生植物群落亦具有不俗的滞尘能力,是削减水环境中粉尘的吸尘器,且挺水-浮水复合型群落滞尘能力大于单一的挺水型。(5)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温度、光强、气压负相关,与湿度、车流量正相关,与噪声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建议人们的休闲活动时间选择在午后,雨后天气是较为理想的游憩天气。园林设计师和管理者在设计和构建群落空间时,应该注意科学的种植密度,保持适宜的郁闭度和水平通透性,推荐构建乔草或者乔灌草型复合结构。今后可继续对常见的水生植物进行滞尘效应的研究,在一些大气污染严重的水环境下通过配置高滞尘效益的水生植物群落来改善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