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正常生活、学习、工作和交往的前提与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的成长,而且对整个社会的未来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教育领域的改革开放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中外合作办学由此产生并迅速壮大,但由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关于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尚未有所研究。因此本文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分析。
本研究以广州市某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某普通外语类高校大学生为对照,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和个人自我评价问卷(PEI),全面测查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大学生自尊、个人评价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成人常模,其SCL-90总均分与普通外语类高校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和其它因子分上显著高于普通外语类高校大学生。就其自身而言,心理问题(中度以上)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强迫、偏执、敌对、其他、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和躯体化。
(2)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大学生的自尊总分、个人评价总分与普通外语类高校大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大学生在爱情、社交因子上的个人评价得分显著高于普通外语类高校大学生。
(3)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问题学生(心理问题中度以上)的自尊水平、个人评价水平显著低于非问题学生。
(4)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不同生源地、不同年级大学生个人评价水平存在差异。男生在体育和外表方面的个人评价显著高于女生;独生子女在各项因子分上均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在交谈、体育、社交、总体自信和心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在个人评价各因子分上均高于农村学生,且在总体自信因子分上显著高于农村学生;预科班学生在社交因子上的个人评价得分高于一、二年级,且存在显著差异。
(5)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总体学生的自尊、个人评价各因子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负相关。
(6)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问题学生的自尊、个人评价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主要呈现在爱情、总体自信和心态上。
(7)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问题学生的总体自信可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总水平。
(8)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问题学生的自尊、外表、社交和心态可通过正向影响总体自信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9)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问题学生的学业、爱情、交谈通过自尊影响总体自信,爱情还可通过外表影响总体自信,交谈还可通过社交和心态影响总体自信,进而影响心理健康水平。
总的来说,本研究结论充实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特别是对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理论成果;另一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类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自尊、自我评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促进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