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珍珠贝是生产海水珍珠的主要贝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一些种类的分类较混乱,分子标记方面的研究也较少。本论文目的:(1)对珠母贝属(Pinctada)的大珠母贝(P.maxima)、珠母贝(P.margarilifera)、黑珠母贝(P.nigra)、白珠母贝(P.albina)、长耳珠母贝(P.chemnitzi)、合浦珠母贝(P.fucata(Gould))和珍珠贝属的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进行RAPD研究,以期为珍珠贝的鉴别提供分子标记;(2)研究AFLP标记在合浦珠母贝家系的遗传特点并构建遗传连锁图谱,为合浦珠母贝的分子标记辅助选育奠定基础。 用10个OPM和11个S系列引物对7种珍珠贝进行RAPD扩增筛选,共筛选出4条引物(SIO,S17,S358,OPM17)。4条引物共扩增出57个位点,每条引物平均产生14.3个位点。扩增片段大小在250—2000bp间,平均每种贝每条引物产生4.9条带。其中引物S10对7种珍珠贝的RAPD产物呈现出物种的特异性,可同时将7种珍珠贝分开,其余引物可以将2种或2种以上的珍珠贝区别开来。这些引物可以作为种间鉴别的标记。 3个合浦珠母贝家系(家系PII:印度贝♀×印度贝(?);家系PSI:三亚贝♀×印度贝(?);家系PSS:三亚贝♀×三亚贝(?))的AFLP研究结果为:3对引物共产生57个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93.0—100.0%。3个家系总群体的基因多样性为0.4653,平均基因多样性为0.3997±0.0173。群体内的基因多样性:PII为0.4101,PSI为0.4230,PSS为0.3660。说明不同地理来源的亲本,其子代群体的基因多样性大于同一地理来源亲本所产生的子代群体。群体间的遗传分化较高(GST=0.1410)。表明这些亲本组合产生的F1代群体内和群体间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3个家系子代间的遗传距离:PII与PSS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远(0.1828),PII与PSI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0.1327)。Minimum Evolution(ME)系统树中各家系的个体分别聚合在一起,然后PII和家系PSI聚为一支,家系PSS单独聚为一支。与子代群体间的遗传距离相符。 在3个家系AFLP分析的基础上,用36对引物对家系PII的亲本及其子一代开展了进一步的AFLP分析。结果为:扩增位点总数1547个,其中1345个位点在F1代分离,202个位点不分离,多态位点比例86.9%。分离位点中,符合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780个,占分离位点数的58%。偏孟德尔分离规律的位点565个,占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