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岁时是具有社会公共意识价值的时间表述,是华夏先民创造的、独特的时间分割方式。民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一岁(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后世节日大多与这些节令有关。在中国传统的岁时观念中,岁时节令既包含着自然的时间过程,也蕴含着人们在相应的时间段落上所进行的人文活动,这些人文活动正是后世被称为各种名目节庆的民俗风习滥觞。中国传统节庆民俗活动是人们生活、生产方式和宗教伦理、精神信仰等各方面的综合展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重阳节就是这种集信仰、伦理、娱乐、艺术、经济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其民俗文化的积淀较其他节庆也显得更为深厚。但就学界现状而言,对于重阳节的关注仍嫌不足。本文在梳理相关历史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田野调查获得的一手资料,主要从历史演变、内涵解读等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功能分析、比较研究和参与观察的方法,结合民俗学、人类学的相关知识,对重阳节的起源、传承、特征、功能等作了一些伴随人文思考的探讨。认为这个节庆活动研究的关键点在于:发掘地方重阳节庆文化的深层意蕴,进而探讨传统节庆的现实意义,通过对重阳节庆伴随历史反观的现代解读,期望这个重要节庆价值的重构得以实现。论文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中国传统社会岁时节令观念的形成及重阳的缘起和含义;第二部分:论述重阳节俗活动的历史演变,按朝代更替分为形成、鼎盛、延续和衰落四个时期进行评介,主要手段是在梳理历代文献的过程中,对重阳民俗活动作全景式的还原展现;第三部分:运用现代人类学理论,分析重阳节俗活动的深层文化内涵,强调其固有的辟邪消灾、祈福求寿的生命意识,展现其文化认同和人文娱乐等方面的社会功能;第四部分:借助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发掘地方重阳节庆文化的内蕴,探讨这个传统节日的现实意义与价值重构可能。以期回答:在即将步入老龄化中国社会中,光大重阳节尊老敬老、祈福求寿的文化价值,将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怎样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