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铁对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为居民提供快捷的跨城出行方式。作为高铁出行的重要空间载体,高铁候车空间建设深刻影响着居民的跨城流动体验。因此,本文基于时间利用视角,通过研究沪宁沿线高铁乘客候车时间利用特征,探索归纳高铁乘客的候车时间利用类型,并从多方面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为候车空间规划逐渐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提供实证依据,力求以高铁乘客候车活动需求为导向,实现高活力、智慧化、人本化候车空间建设。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时间利用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从高铁候车、旅行时间利用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行回顾。其中,高铁候车研究从候车空间、候车行为活动两方面展开,旅行时间利用研究主要包括旅行时间利用特征以及旅行时间利用影响因素。整体而言,高铁候车研究偏向乘客候车时间、消费行为、行为流线方面,较少对乘客整个候车过程展开研究。旅行时间利用研究则侧重乘客在乘车阶段的时间利用,对乘客候车阶段的时间利用较少涉及。因此,本研究从时间利用角度对乘客候车时间利用类型及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对于了解当今高铁乘客的候车活动、优化候车空间建设与服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证部分析,本文选取沪宁沿线六个城市、十三个站点的高铁候车乘客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居民具体候车活动内容、出行属性、候车属性、候车空间与服务满意度以及居民社会经济属性。通过对候车时间利用内容和方式特征分析,选取出行目的、候车时间利用内容、候车时间利用方式三个变量展开两步聚类模型分析,最终基于出行目的归纳出七种候车时间利用类型。在此基础上,从出行属性、候车准备因素、候车满意度因素、社会经济属性等方面展开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高铁乘客候车活动由单纯等待活动向多任务活动转变,逐渐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拓展。商务乘客更偏向开展工作相关活动,候车时间利用类型容易受到出行属性、候车站点候车席座位数量满意度影响。休闲探亲乘客更偏向开展休闲娱乐活动,候车时间利用类型容易受候车准备、车站商店充足程度满意度、社会经济属性影响。最后,在前文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建议。第一,完善信息化候车服务建设,实现高效流动。第二,塑造开放多元服务空间,提升乘客候车体验。第三,基于高铁乘客活动类型,提供差异化候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