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的环境变化对全球变暖为变化趋势的气候具有重要的响应作用。而湖泊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指示器。青藏高原地区湖泊众多且成因多样,由于环境恶劣极少受到人为扰动。因此青藏高原地区的湖泊动态变化记录着整个青藏高原乃至整个世界的水循环过程,湖泊水量的变化更是反映着青藏高原水资源的动态发展状况。所以分析21世纪以来青藏高原湖泊水文要素的动态变化,对于理解整个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显著的意义。本研究以整个青藏高原为研究区,研究时限为2001年至2016年,利用遥感产品数据、卫星测高数据获取66个湖泊的面积信息以及37个湖泊的水位信息,并对其进行时空分析;为了进一步反映整个青藏高原地区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本研究还提出基于湖泊水位-面积关系探讨湖泊水量变化的遥感分析方法,并以4个典型湖泊为例,分别是:青海湖、色林错、鄂陵湖及多格错仁强错,揭示了研究时限内湖泊水量年内与年际变化特征;最后,利用气象数据探讨整个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变化情况,并分析典型湖泊的水量变化驱动因子。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利用本文提出的水体面积自动提取方法可以得到研究对象完整的面积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分辨率较高且在一定程度上去除了湖心区域有云的影响。就所有的研究对象整体而言,湖泊面积在2001年-2016年间发生了显著性的扩张。色林错及青海湖在研究时限内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扩张速率分别为+20.53 km2/a和+11.84 km2/a,羊卓雍错湖泊面积萎缩严重。从空间上来看,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与青海省交界处的湖泊群扩张速度较快;东北部的祁连高山盆地针叶林、草原区域同样表现为稳定上升的态势;藏南地区湖泊动态变化不大,羊卓雍错快速下降;西北部和西南部的湖泊变化基本稳定。水位变化情况同样是色林错上升势头最迅猛,羊卓雍错下降最快。(2)在基于湖泊水位-面积曲线模拟水量变化的结果中发现:四个研究湖泊的水位-面积拟合曲线效果良好,其R2分别达到了0.83**、0.74**、0.77**和0.74**,另外将每年模拟面积与通过遥感手段获得的湖面面积比较,比较结果同样说明水位-面积关系拟合良好,但青海湖更优的结果也说明青海湖的湖盆形态接近于倒椭圆台状。从水量年际变化趋势来看,色林错在研究时限内水量上升最快、最多,鄂陵湖整个研究时限内波动性变化,但水量也增长了4.88亿m3。从年内变化来看,四个湖泊中水量年内变化最为显著的湖泊为色林错,而多格错仁强错年内变化最为平缓,一般处于稳定整张或稳定下降状态。另外就本研究中青海湖水量变化情况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二者具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本文基于遥感的湖泊水量的估计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3)利用2001年至2015年青藏高原地区87个气象站点数据和中国区域高时空分辨率地面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数据分析整个青藏高原的气候变化,研究发现:在研究时限内,气温呈显著性增长、降水大量减少但并没有通过M-K检验,而随着大部分地区风速、气温的增加,整个青藏高原的蒸发量主要处于增长阶段。上述气候因子的变化深刻的影响着湖泊水量平衡,改变着青藏高原水资源的分配,对青藏高原、全国乃至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青海湖湖面年降水量最大,且逐年上升。多格错仁强错的湖面降水量最小且处于逐年下降的趋势,且其是四个研究对象中最冷的区域。四大湖泊流域的气温变化不大,且流域年降水量和湖面风速均表现为逐年下降。通过对气象要素与湖泊水量净收支做相关分析可以发现,青海湖流域降水的增加和蒸发的减少是湖泊水量持续增加的内在动因。但对于其他三个研究对象来说,湖面风速对于水量平衡影响较大,但降水因子对于该三个湖泊的数量收支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