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转型期经济改革的历程被认为是放权的过程,我国的财政领域也同时进行着一场由中央主导的财政制度变迁,而且转型期的财政制度变革已初步具备了财政分权的基本特征。财政分权理论认为:随着分权的深入,地方财政逐渐加强自主决策,从而地方财政会日趋改善。然而,我国转型期财政分权力度的加大却带来了地方财政缺口的上升,至2002年地方财政缺口量达到6732亿元,占当年GDP的6.57%,同时县乡基层财政更是步履维艰,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正处于困境之中。 本文运用财政分权的理论框架,引入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来研究地方财政问题。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对我国财政分权的现状进行描述。首先,对我国转型期的财政分权进行测量,发现财政分权的力度在逐渐加大,并且财政分权呈现出明显的三个阶段;然后,考察了转型期财政分权的历程;最后,从新制度经济学视角对转型期财政分权进行分析。 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的收支行为。我们从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地方政府对中央转移支付的争夺及地方政府预算外资金膨胀三个角度,发现地方政府预算内收入增长缓慢,从而导致收入行为异化;从地方性公共品的供给、转移支付的“粘蝇纸效应”及地方政府规模三个角度,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职能偏离了财政分权的要求,地方政府支出呈现出较低的绩效。 文章的第三部分,对我国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财政困境进行实证分析。从总量上看,地方财政显现的收支缺口非常明显且逐年增长,财政分权与地方财政的收支缺口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另外,转型期地方财政的隐性债务也在上升且数额巨大。从结构上看,地方财政困境又表现出较强的地区差异性和层次差异性。经济实力弱的地区,财政困难更为突出;县乡基层财政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所以,我国地方财政存在着严重困难的局面,并蕴含着巨大的财政风险。 本文的基本结论是,要走出地方财政困境就必须改善现行财政分权的质量,依照规范财政分权的要求重新界定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引入公共财政体制,尽快建立地方财政合理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