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女英雄传》是满洲旗人文康写于十九世纪中叶的一部清代社会小说。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北京话词语,是研究清末北京话的重要语料。此外,由于作者和书中主人公大多是满洲旗人,小说的语言中还夹杂着很多满语词,因此研究这部语料,不仅可以进一步分析清末北京话的特点,而且有助于了解清末满汉语言接触的相关特点。《儿女英雄传》语言中的北京话特色和满汉语言交融的特色,在称谓语中体现得较为明显。目前学界对《儿女英雄传》中称谓语的研究,多是从词汇、语用两个角度切入,尚未对其中体现的上述两大特色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对《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进行穷尽性、全面性的考察,以了解当时北京话中男性称谓语的基本概貌,并在此基础上,力图揭示出男性称谓语所体现出的地域特色及在满汉语言接触的特殊背景下所呈现出的相关特点。全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括论文选题意义、称谓语研究概况、称谓语研究中主要争议问题、《儿女英雄传》称谓语研究概况、主要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概貌。将《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分为两大类: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针对每一个称谓语,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描写:具体含义、适用情况、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出现次数。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亲属称谓有4个特点:同义称谓语较多、同义称谓语之间差别较明显、北京话特色较为明显、沿袭了大量书面称谓语。社会称谓语有3个特点:一称多呼现象明显、满语音译词较多、北京话特色明显。第二章: 《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的地域性特色。通过工具书考证、作品例句考证的方法,共确定了39个具有北京话特色的男性称谓语,其中23个北京话儿化词,9个北京话子尾词。在此基础上,对其中每个儿化词、子尾词都进行了具体的考证、描写和分析。《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中的北京话特色主要体现为:“儿”化与“子”尾。在语法方面,“儿”化及“子”尾都具有成词的作用。在意义辨析方面,“儿”化及“子”尾也都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在语义特征方面,“儿”化可表示细小的语义特征,“子”尾本身不表示“细小”,但在词语前面加“小”,“子”尾后又“儿化”即可表示“细小”。此外,儿化词带有亲昵、喜爱等正面感情色彩,但子尾词多数带有贬义。儿化词和子尾词都带有明显的口语色彩。《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中的北京话儿化词与北京话子尾词在语法、语义、感情色彩等方面也体现了如上特征。第三章:《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的民族性特色。通过工具书考证、作品例句考证的方法,共确定了男性称谓语中有11个为满语词,其中8个官职称谓语,1个亲属称谓语,2个奴仆称谓语。在此基础上,对每个满语词都进行了具体的考证、描写和分析。《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中满汉语交融的民族性特色,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借词中官职称谓语较多,日常生活称谓语较少;借词方式上,音译为主;借词以书面语为主,口语较少。第四章:结语。本章主要从《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整体概貌、《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的地域性特色、《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的民族性特色三个方面,对《儿女英雄传》男性称谓语的使用情况及特点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