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塔意象再造视角下的模糊翻译——以《呐喊》英译本为例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wei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要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而且不能忽视文学作品所独具特色的美学效果。因此如何在准确翻译原文主旨的基础上,同时尽可能达到跟原文相同的美学效果是文学翻译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文学作品中存在的美学因素,为了在译文中达到审美对等,本文选取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作为指导,并结合模糊翻译策略,以期为文学翻译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整体大于部分,整体不等于部分相加之和。姜秋霞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文学翻译中的格式塔意象再造。格式塔意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将意象看作是一个整体。在文学作品中,它可以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或是整个文本,甚至包括理解过程中所有相关的语境。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意义远不是语言层面相加就可得来的。因为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很多自己的情感,并为读者留下了许多的空白和未定点。因此,根据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文学翻译是译者在理解和接受原文时,首先建构一个认知图式--具有格式塔质的整体意象,然后再用译文语言再造这一格式塔意象。   本文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视角出发对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呐喊》译本进行分析,并尝试把模糊翻译策略应用到译文格式塔意象再现过程中去,以期实现译文的审美再现。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重要性,研究目的和问题,以及本文的结构;第二章阐述了国内外对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和模糊翻译的研究,并对《呐喊》及其译文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第三章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格式塔意象再造与模糊翻译之间的关系得出把模糊翻译应用于格式塔意象再造过程的可行性。第四章为本论文的核心部分。作者以《呐喊》的杨译本为例,根据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把翻译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语言认知和审美体验;格式塔意象和模糊翻译;语言再现和审美再现。通过案例分析,最终得出格式塔意象的转换对译本所产生的影响:(1)和谐的审美效果传递;(2)格式塔质在译文中的再现;(3)译者主体性在译文中的体现。最后一章是结论部分,提出了此次研究的启示和局限性。本文通过研究模糊翻译策略在《呐喊》译文格式塔意象再造中的运用,期望对文学翻译以及《呐喊》的研究提供建设性的帮助。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牡丹亭》作为中国戏剧史和文化领域中的瑰宝,曾在中国古代社会引起广泛共鸣,而近代演出的成功亦证明了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甚至西方仍保留着能够激起人们热情的艺术魅力,具有
根据黑色幽默小说评论家马科斯·舒尔茨的论断,黑色幽默小说发端并发展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这一论断强调了黑色幽默小说产生所植根的独特社会背景,从而使它超越了普通幽
郑振铎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对中国的文化建设和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虽然长期以来对他的研究汗牛充栋,但把他作为翻译家的研究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方面的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交流合作日趋广泛深入,这使得中非关系成为西方主流媒体的热议话题。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势的话语权,西方媒体如何报道中非关系影响着世界人民对中
全球化正在成为中国的发展的显著特征,而会展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交流活动,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此背景下,会展外宣材料的翻译质量尤为重要。  本文以北京某
《欲望号街车》(以下简称《街车》)是田纳西·威廉斯最经典的戏剧作品,一直以来吸引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和研究。本文试图从原型理论的角度,分析《街车》女主人公布兰奇
本文拟从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角度对林纾和张培均两位译者所译的两版《黑奴吁天录》进行描述性文本分析,以历史的有效性作为理论依据,从历史有效性的时间延异维度观察意义在空
《骨》是美国华裔作家伍慧明的成名作,也是她的第一部小说,讲述的是唐人街梁家在二女儿自杀后所经历的种种心理创伤与身份危机。《骨》在1993年首度出版后很快成为流行全美的
在外语教学中,尤其是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过程教学法主要被运用于过程教学法和结果教学的对比研究上。许多专家和外语教师通过理论研究和实际教学实验证明过程教学法是一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