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卒中后抑郁(PSD)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缓其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通过收集16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情况、个人史、血管危险因素、卒中类型及部位、ADL评分、NHISS评分等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探讨PSD发病率、相关影响因素,并观察药物治疗后的效果。 方法: 1.选择164例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发病2周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其中,男性77例,女性87例,脑梗死114例,脑出血5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21项版本对其进行评估,<7分为非抑郁组,≥7分为抑郁组,计算PSD发生率;根据HAMD评分将抑郁组患者分为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计算不同抑郁程度患者所占百分比,了解抑郁组构成情况。 2.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分为中学以上和小学及以下两组)、收入状况(分为人均月收入<2000元和人均月收入≥2000元)、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及脑卒中类型(脑梗死和脑出血)和发病部位,并评定这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HISS)。通过统计软件分析比较,探究PSD的相关影响因素。 3.将PS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黛力新(10.5mg,1/d)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治疗。治疗3个月时,对比对照组与治疗组的HAMD及NHISS评分;除此之外,治疗组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分别进行HAMD、ADL及NHISS评分,并与入院时进行比较。 4.应用统计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比较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单一因素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判断差异有显著性的标准。 结果: 1.164例入组者均完成HAMD量表评定,其中63例患者HAMD评分≥7分,占38.2%,有101例患者HAMD评分<7为非抑郁组。其中,轻度抑郁29例(占46.03%),中度抑郁24例(占38.09%),重度抑郁10例(占13.73%)。 2.入组病例中,抑郁组女性患者的比例高于无抑郁组,与男性相比有统计学意义;抑郁组中受教育程度低者(小学或以下)所占比例高,人均收入<2000元/月的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且两者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年龄、吸烟史及饮酒史等方面,两组病例无明显差异。 3.脑梗死组抑郁发生率为39.5%,脑出血组抑郁发生率为36%,其差异没有显著性;双侧病灶患者抑郁发生率33.8%,左侧病灶患者抑郁发生率为50%,右侧病灶抑郁发生率51.6%,其差异亦没有显著性。 4.在血管危险因素方面,比较无抑郁组和抑郁组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血脂情况,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有显著差异,而高脂血症无显著差异 5.比较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发现:日常生活能力不依赖组PSD发生率为30%,轻度依赖组PSD发生率为36%,中度依赖组PSD发生率为41%,重度依赖组PSD发生率为47%,完全依赖组PSD发生率为50%,随着依赖程度的提高,PSD的发病率亦逐渐上升。 6.将非抑郁组患者的NHISS评分与抑郁组患者的NHISS评分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两者有显著差异,表明PSD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 7.将上述有统计学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PSD的发生与性别(女性)、血管危险因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与家庭经济收入水平、受教育的程度及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呈负相关。 8.给予黛力新抗抑郁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的HAMD、NHISS评分逐渐下降,而ADL评分逐渐升高。且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HAMD及NHISS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 结论: PSD在脑卒中的并发症中极为常见,它的发生与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多种因素相关,发病早期给予抗抑郁治疗,可以减轻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增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进而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