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障人士居家就业新模式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ftgu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8500万左右的残障者,他们是社会的一部分。由于身体或心理方面的障碍,残障人士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是特别需要全社会关怀与帮助的群体。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对于残障者而言,不仅是获得经济收入的方式,也是他们全面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自身权利和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解决好残障人士的就业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随着社会的发展,残障人士的就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一群体依然面临严峻的就业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残障人士就业模式主要是集中就业、按比例就业、灵活就业和自愿组织起来的就业。这三种模式在促进残障者就业方面都发挥了很多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这三种就业模式都面临一些问题,在解决残障人士就业方面的功能正在逐渐减弱。为了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促进残障者就业,有必要进行就业模式的创新。本研究着力于残障人士居家就业新模式的研究。选取四川省的居家灵活就业和哈尔滨市的网络就业作为实例,从就业方式、项目支持、培训方式、资金支持等方面对这两种居家就业方式进行系统性阐述。在对这两种残障人士居家就业模式的比较研究基础上,总结出居家就业的成功经验和实践中存在的障碍和难题。通过对居家就业的优势和发展不足的论述来辩证分析这种新兴就业模式的推广价值,并进一步对居家就业进行分类以此构建居家就业运行机制。最后总结出残障人士居家就业的可借鉴之处,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角度提出促进残障人士居家就业发展的建议措施。本文认为居家就业能够打破物理条件的限制,帮助残障人士就近就便实现就业,对于残障人士重拾自信,回归社会都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可以复制该种就业模式,并最终发展为受到我国政策法规鼓励的残障人士的就业新模式。
其他文献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颁布以后,学者们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日趋增多,但总体而言,关于中外合作办学历史的研究还存在不足。当前对中外合作办学历史的研究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