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法制备PA1111/BaTiO3压电纳米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ua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基压电纳米复合材料凭借其优越的性能逐渐受到压电材料领域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PA1111/BaTiO3压电纳米复合材料不仅具备较纯聚合物更高的压电和铁电性能还同时具备PA1111的易加工性能,具有较突出的综合性能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采用BaTiO3(BT)纳米粒子,1,11-十一碳二元酸和1,11-十一碳二元胺为原料,采用原位成盐-熔融聚合法制备了纳米粒子质量分数为0%、2.5%、5%、7.5%、10%的系列PA1111/BaTiO3纳米复合材料。利用XRD和DSC对复合材料进行分析,结果证明熔融聚合不影响BaTiO3的晶型,其仍为四方相,并且BaTiO3的加入起到诱导结晶的作用。利用SEM、TEM对复合材料中BaTiO3粒子的分散情况进行表征,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纳米粒子均匀分散的PA1111/BaTiO3复合材料。通过FTIR,TG和DLS对复合盐进行对比分析,表明BaTiO3的加入不影响PA1111的成盐过程,BaTiO3和1,11-十一碳二元酸之间存在弱相互作用,确保BaTiO3在PA1111盐中的均匀分散,对聚合过程中纳米粒子分散性的保持起帮助作用。之后对系列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压电铁电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纳米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随BaTiO3纳米粒子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而介电损耗角正切几乎不变。纳米复合材料的β弛豫随着BaTiO3的增加朝着高温移动。纳米复合材料的压电应变常数(d33)和压电电压常数(g33)随着BaTiO3的添加量增加而不断增大,在BaTiO3纳米粒子添加量为10.0wt.%时最大,分别是纯PA1111的2.6倍和2.4倍。纳米复合材料的铁电性结果表明,随着频率周期的降低或最大外加电场的增加,材料的剩余极化强度和矫顽电场也明显的增大。当外加电场为900 k V/cm,施加频率为0.05 Hz,BaTiO3质量分数为7.5%时,PA1111/BaTiO3纳米复合材料的Ec和Pr均达到该测试条件下的极值最大值,分别为217.22 kV/cm和0.3671μC/cm2。
其他文献
氧化镁(MgO)作为第三代宽带隙半导体材料虽然具有较宽的带隙,但丰富的结构缺陷和表面活性位点的存在使得其可以在高能量波长(如紫外光)的激发下产生光生电子空穴对,从而表现出光催化性能。但是,紫外光仅占全光谱的4%左右,远小于可见光(50%)。因此,提高MgO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具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制备了高缺陷的多孔MgO纳米片,并在光催化过程中加入H2O2使之构成类Fent
CoNiAl是一种具有优异的磁学与力学性能的新型合金,在机器人与高性能传感器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CoNiAl合金通过传统熔铸法和粉末冶金法制备复杂结构零部件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具备生产速度快、制作周期短以及精确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制备复杂结构CoNiAl合金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激光增材技术制备了CoNiAl合金,探究成分调整对合金组织结构、磁学与力学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结构拓扑优化已经成为当前结构优化设计的研究热点之一。导重法是一种结合数学规划法和准则法的新的优化方法,同时具有最优准则法迭代速度快和数学规划法精度高、理论严谨等优点。当前,导重法在一般工程结构的尺寸和形状优化设计中已获得很多应用,但在拓扑优化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很少。因此在导重法的基础理论上,拓展导重法的使用范围,以结构加强筋为优化对象进行布局优化,使其适用于从静力学到动力学等不同优化
水下作业工具库快速换接工具装置是实现水下机器人在水下完成换接作业工具任务的重要装置。我国的相关研究虽然已经有一定成果,但是与国外相比还具有较大差距。本文对快速换接工具装置进行设计,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这对提高我国水下作业系统的作业范围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首先介绍了快速换接工具装置的国内外相关发展现状。根据快速换接工具装置的作业环境,分析了快速换接工具装置的系统组成。研究了快速
现代工业社会的设计和制造水平是其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为满足更高的生产制造要求,新的机械工程设计理论开始出现。由于拓扑优化与传统改善结构形式相比能够有效节约成本,因此拓扑优化一直是机械工程等设计领域中的重点探索方向。这其中,针对板结构加强筋结构的拓扑优化能够有效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所以板结构加强筋结构布局的拓扑优化设计对于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移动渐近线方法对拓扑优化问题进行求解,基于
目前,材料的制备研究已从简单合成的初级阶段进入定向设计合成的新阶段,生物模板法因具有产物形貌可控、合成工艺环保简单等特点,逐渐成为新材料合成热点之一。部分有机生物因自身生理特性,在其被作为模板进行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可对其定向培养,进而实现材料内特定元素的自掺杂。利用生物模板的自掺杂特性,本文通过三种不同的实验方法实现水葫芦模板TiO2的砷自掺杂改性,并将其应用于水体中砷的去除。本文对水葫芦模板采用以
在海洋油气开发中,电液复合式水下控制系统是水下生产控制系统的主流形式。水下控制模块(SCM)作为水下生产系统的控制中心,是确保水下油气开采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SCM的核心技术长期被欧美发达国家所垄断,严重制约着我国深海油气装备的发展。SCM的国产化,对于实现我国海洋油气自主开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针对工程应用电液复合式水下控制模块的设计及试验进行研究,主要进行以下研究工作:(1
单原子催化剂(SACs)由于其在催化剂表面最大限度的负载分散的金属原子达到最大的单原子利用率、具有新奇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且在清洁能源相关的应用领域的多种反应中具有高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研究,特别是它们在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和氧还原反应(ORR)中的高活性和选择性。CO2RR技术致力于将CO2和H2转化为烃类和醇类等高附加值燃料或商用化学品,有助于解决能源和环
学位
聚吡唑硼酸盐配体是一种典型的蝎形配体,吡唑环和硼原子上取代基的不同,造成配体的电子效应和位阻效应各异,为研究配合物结构和反应性能的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本论文选取吡唑上带不同取代基的二吡唑硼酸盐配体[(BBN)Bpx]-(Bp)以及类Bp配体([(BBN)B(7-azaindolyl)2]-)与Cu(PPh3)2NO3(I),Ni Cl2(PPh3)2反应,合成了8种含有抓氢键类弱相互作用的金属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