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分子对两性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影响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day_rect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对由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正戊醇(C<,5>OH)、正庚烷(C<,7>H<,16>)和水(H<,2>O)组成的微乳液的影响.大体内容如下:一、PVP对C<,12>BE O/W微乳液的影响.通过界面张力,电导率和pH值及形成微乳液时放出的热量的变化,考察了大分子PVP对C<,12>BE/C<,5>OH/C<,7>H<,16>/H<,2>O O/W微乳液的影响.结果表明,该O/W微乳液液没能以静电引力与PVP相结合,使体系的电导率和pH值呈现规律性的变化.PVP的加入能破坏微乳液界面膜的紧密程度.从而使界面张力升高,形成微乳液时放出的热量减少.通过粘度的测量,考察了C<,12>BE O/W微乳液对PVP大分子溶液的粘度的影响,并与C<,12>BE胶束对PVP溶液粘度的影响做了比较.相对于胶束来讲,C<,12>BEO/W微乳液使PVP(K90)和PVP(K30)的粘度增加得幅度更大,并出现明显的电粘现象.二、PVP对C<,12>BE/C<,5>OH/C<,7>H<,16>/H<,2>O W/O微乳液结构的影响.采用了电导,差热和红外光谱的方法研究了PVP对C<,12>BEW/O微乳液结构的影响.电导的实验表明,PVP的加入使微乳液滴间吸引作用减弱.差热和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PVP能与COO<->以电性作用相结合,使C<,12>BE分子的极性增强,结合水的能力增强.而外加的PVP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OT组成的微乳液的本体水增多,结合水减少.三、C<,12>BE、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LS-54)以及月桂酸钠(C<,11>COONa)与PVP及黄原胶(Xc)的相互作用.为了探讨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与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差异.采用稳态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考察了同等链长的表面活性剂C<,12>BE、LS-54及C<,11>COONa与PVP和Xc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表明,PVP和Xc均与LS-54以氢键缔合;Xc可以使LS-54的聚集数增大,是因为Xc能降低LS-54分子间的电性斥力.PVP和Xc都可吸附在C<,12>BE胶束的栅栏层中,增加胶束的电离而使胶束的聚集数减少;PVP也因同样的原因使C<,11>COONa胶束聚集减少.Xc与C<,11>COONa无相互作用.这表明在烃链相同时极性头基的性质-电性及空间体积在与大分子相互作用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该论文分成两大部分:(一)首次提出利用三维同步偏振荧光光谱(TDSPS)研究蛋白质溶液行为状态,并用此方法研究了色氨酸(Trp)、酪氨酸(Tyr)、牛血清白蛋白(BSA)、人血清白蛋白(H
该论文针对四畴TN液晶显示(4D-TN-LCD)的显示特性开展理论研究.主要的内容和成果是:(1)对4D-TN-LCD的物理模型作了合理的简化.假定液晶与基片表面相互作用属最简单的强锚定类
吴宽是明代的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艺术在明代书坛占有一席之地。他学书颇有胆识,一反当时书坛盛行的吴中书法“纤细妍媚”之风,上追北宋苏东坡,而又能自出新意。他“端庄厚重
该文系统研究了以NaY分子筛和氧化镁为载体分别负载金属Pd和Ni催化剂对丙酮加氢合成MIBK反应的催化性能.主要对负载Pd催化剂进行了考察,发现(1)Pd-MgO催化剂在常压、较低反应
学位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稀土最丰富的国家,而且也是稀土应用范围最广泛的国家.随着稀土工业的发展和尖用领域的开拓,特别是稀土农用的大面积推广,进入环境中的稀土正在迅速增强,构
该论文综述了国内外分子模拟在高分子研究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了四种常用的分子模拟方法:量子力学法、蒙特卡洛方法、分子力学法和分子动态模拟法.比较了四种方法
该文对以对氨基苯酚为母体化合物,新型多官能团引发体系的合成以及应用新型多官能团引发体系合成线型、星型嵌段共聚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二苯并环戊搭烯衍生物因为具有较大的π-共轭体系,很好的平面结构以及较高的稳定性,具备应用于有机半导体器件的潜在优势。分子中苯环数目的增加,有利于分子间的π-π重叠和堆积
目前分析化学的热点之一是与生命科学相关的问题.金属离子无处不在,与生命活动息息相关,金属离子本身常常并没有某种生物活性,或者活性不够,只有与具有特定结构的配体结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