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较系统地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对由两性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甜菜碱(C<,12>BE)、正戊醇(C<,5>OH)、正庚烷(C<,7>H<,16>)和水(H<,2>O)组成的微乳液的影响.大体内容如下:一、PVP对C<,12>BE O/W微乳液的影响.通过界面张力,电导率和pH值及形成微乳液时放出的热量的变化,考察了大分子PVP对C<,12>BE/C<,5>OH/C<,7>H<,16>/H<,2>O O/W微乳液的影响.结果表明,该O/W微乳液液没能以静电引力与PVP相结合,使体系的电导率和pH值呈现规律性的变化.PVP的加入能破坏微乳液界面膜的紧密程度.从而使界面张力升高,形成微乳液时放出的热量减少.通过粘度的测量,考察了C<,12>BE O/W微乳液对PVP大分子溶液的粘度的影响,并与C<,12>BE胶束对PVP溶液粘度的影响做了比较.相对于胶束来讲,C<,12>BEO/W微乳液使PVP(K90)和PVP(K30)的粘度增加得幅度更大,并出现明显的电粘现象.二、PVP对C<,12>BE/C<,5>OH/C<,7>H<,16>/H<,2>O W/O微乳液结构的影响.采用了电导,差热和红外光谱的方法研究了PVP对C<,12>BEW/O微乳液结构的影响.电导的实验表明,PVP的加入使微乳液滴间吸引作用减弱.差热和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PVP能与COO<->以电性作用相结合,使C<,12>BE分子的极性增强,结合水的能力增强.而外加的PVP使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OT组成的微乳液的本体水增多,结合水减少.三、C<,12>BE、十二烷基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LS-54)以及月桂酸钠(C<,11>COONa)与PVP及黄原胶(Xc)的相互作用.为了探讨两性表面活性剂和其它类型表面活性剂与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差异.采用稳态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吸收光谱考察了同等链长的表面活性剂C<,12>BE、LS-54及C<,11>COONa与PVP和Xc相互作用的情况.结果表明,PVP和Xc均与LS-54以氢键缔合;Xc可以使LS-54的聚集数增大,是因为Xc能降低LS-54分子间的电性斥力.PVP和Xc都可吸附在C<,12>BE胶束的栅栏层中,增加胶束的电离而使胶束的聚集数减少;PVP也因同样的原因使C<,11>COONa胶束聚集减少.Xc与C<,11>COONa无相互作用.这表明在烃链相同时极性头基的性质-电性及空间体积在与大分子相互作用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