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与目的:身体测量指标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局部/全身脂肪的堆积程度,既往研究发现,体重、身高、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WC)、臀围(Hip Circumference,HC)和颈围(Neck Circumference,NC)等身体测量指标及其联合估算的指数与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CVD)发病和死亡之间存在关联。本研究旨在通过队列研究探讨8种身体测量指标所对应的3类超重和肥胖特征对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影响。研究对象和方法:2015年9-11月,在江苏省句容市建立了人群队列调查,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基线调查11150人,随访至2019年6月12日,最终纳入10990人进行分析。以人年为单位衡量结局事件的发病/死亡密度。采用限制性三次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回归分别拟合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WC、腰臀比(Waist Hip Ratio,WHR)、腰围身高比(Waist Height Ratio,WHt R)、上颈围(Upper Neck Circumference,UNC)、下颈围(Lower Neck Circumference,LNC)、身体肥胖指数(Body Adiposity Index,BAI)和体型指数(A Body Shape Index,ABSI)与结局变量脑卒中、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CCVD、CCVD死亡和全因死亡(All-cause Death)的曲线。进一步将各指标分组并分为颈部肥胖指标(UNC和LNC)、腹部肥胖指标(WC、WHR、WHt R和ABSI)和全身肥胖指标(BMI和BAI)3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在总人群和各亚组人群中评估身体肥胖指标与结局事件的发生风险的关联,敏感性分析中以死亡为竞争结局进行竞争风险分析。生存分析包括三个模型,即模型1:未调整,模型2:调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指数,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和血脂异常史。并评价联合不同类型肥胖指标对各结局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全人群平均随访时间3.57年,脑卒中、冠心病、CCVD、CCVD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发病/死亡密度分别为每万人年126.27、82.37、183.47、29.35和102.09,且男性发病/死亡密度均高于女性(P值均小于0.05)。RCS回归结果表明,BMI、BAI、UNC和LNC与结局事件发生风险的关联呈“U”型非线性,故进一步分为低、中、高三组;WC、WHR、WHt R和ABSI与结局事件则呈单一方向趋势,分为高、低两组,分析上述指标不同分类与心血管疾病发病与死亡结局的关系。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总人群中,与颈部肥胖指标中等程度相比较,颈部肥胖指标升高是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调整所有协变量后,结果仍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37(1.04-1.81),P=0.025。上述关联在年龄>55岁、女性、不吸烟、不饮酒、有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或血脂异常的人群中仍旧显著,全因素调整的HR(95%CI)分别为1.48(1.12-1.96)、2.02(1.34-3.04)、1.59(1.17-2.18)、1.48(1.07-2.04)、1.37(1.03-1.84)、1.78(1.15-2.75)和1.44(1.04-2.01),P值为0.006、0.001、0.004、0.017、0.032、0.009和0.030;且该关联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存在异质性(P值分别为0.001和0.032)。在女性、不吸烟和血脂异常的对象中,颈部肥胖指标降低也是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全因素调整的HR(95%CI)分别为1.56(1.08-2.25)、1.36(1.02-1.80)和1.42(1.00-2.00),对应P值分别为0.019、0.033和0.048。在总人群中,全身肥胖指标升高与冠心病、CCVD发病风险增加相关,模型1中的HR(95%CI)分别为1.43(1.08-1.88)和1.23(1.01-1.51),P值分别为0.012和0.042。在男性和饮酒的对象中,全身肥胖指标升高(vs.中等)是CHD的危险因素,全因素调整的HR(95%CI)分别为1.67(1.12-2.49)和1.93(1.16-3.19),对应P值分别为0.013和0.011。在无血脂异常的对象中,全身肥胖指标升高则增加脑卒中和CHD的发病风险,全因素调整的HR(95%CI)分别为1.57(1.06-2.32)和1.83(1.15-2.90),P值分别为0.025和0.010。尚未在总人群中观察到腹部肥胖指标与疾病和死亡结局之间的关联。进一步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无血脂异常的对象中,腹部肥胖升高增加脑卒中发病风险,全因素调整的HR(95%CI)为1.50(1.08-2.09),P值为0.015。总人群及各亚组人群中敏感性分析结果均未发现死亡结局对肥胖指标和结局事件风险之间的关联产生显著影响。不同类型肥胖指标联合分析提示,无论全身肥胖程度如何,颈部肥胖指标降低或升高时全因死亡累计发生率增加(低vs.中vs.高:4.60%vs.3.14%vs.4.39%)。结论:颈部肥胖指标与全死因死亡的关联存在“U”型曲线关系,即该指标降低或升高均会增加全因死亡的风险。全身肥胖指标升高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腹部肥胖增加则导致脑卒中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