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北隆起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一个近东西走向、呈微向北突出弧形展布的前侏罗纪古隆起,也是油气运聚的长期指向区和油气勘探的重要区域,轮南低凸起位于塔北隆起中部,东邻草湖凹陷,西为哈拉哈塘凹陷,南部斜坡向满加尔凹陷倾没,北部与轮台断隆相接。本文以塔北隆起轮南地区石炭-三叠系系为研究对象,利用录井、测井、地震及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本区目的层段进行了地震解释、构造特征以及演化规律的研究。主要解释的层位有TI油组顶面、TII油组顶面、TIII油组顶面、三叠系顶底面和石炭系底面六个层系;在地震解释基础上对研究工区的平面构造特征、断裂展布特征以及各构造带成因机制等进行研究;根据不整合面的识别以及区域构造演化史来进行研究区的构造演化阶段划分,通过声波时差法恢复缺失地层的剥蚀厚度,进而制作构造演化剖面,结合以上成果研究构造特征与油气的关系。从解释成果看,该区石炭系及以下地层,中部和北部地层抬升,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地层形态,在三叠系开始发生轻微的地层反转,三叠系以上地层表现为北低南高的地层形态。该区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发育了轮南断裂带、桑塔木断裂带、轮古东走滑断裂带、轮西断裂带等一些断裂带,这些断裂带在成因机制、延伸方向、发育程度以及形成时间上都有差异性,同一断裂带内又发育不同性质的次级断层。轮南和桑塔木断裂带主要是挤压应力产生的逆断裂,方向近东西走向,轮东和桑南走滑断裂带是张性应力形成的雁列式排布走滑断裂,方向近北东走向,形成时期晚于轮南和桑塔木断裂带。研究区继承性的隆起,导致志留、泥盆以及二叠系普遍被剥蚀,产生了三叠底面和石炭底面两个角度不整合面,结合上述构造特征将研究区划分成相对稳定期(奥陶-志留-泥盆)、弱挤压抬升剥蚀期(志留-泥盆)、强烈挤压抬升剥蚀期(二叠-石炭局部)、低凸起成型期(二叠末-三叠)四个演化阶段。结合构造带上油气分布,发现构造特征与油气的运移和分布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