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离子复合掺杂的Li(Ni1/3Co1/3Mn1/3)O2的合成与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5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与其它可充式电源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从而成为移动通讯设备中倍受青睐的储能电源。LiCoO2具有易合成、电化学性能稳定、可逆性良好和循环寿命长等优点,成为目前商业化锂离子电池广泛使用的正极材料。但由于钴资源的高成本和有毒性,且用LiCoO2作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在动力电池应用中存在安全性问题,促使研究人员努力寻找更便宜、安全和电化学性能更优的正极材料来取代LiCoO2。本文在目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Li(Ni1/3Co1/3Mn1/3)O2的基础上,通过阴、阳离子复合掺杂改善了材料的性能,获得电化学性能优良的阴、阳离子复合掺杂新型正极材料。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地制备了层状材料Li(Ni1/3Co1/3Mn1/3)O2。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光谱(AAS)和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了合成条件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当Li/(Ni+Co+Mn)=1.10,900℃煅烧18h,合成的Li(Ni1/3Co1/3Mn1/3)O2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3.0~4.3V范围内进行恒流充放电测试,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62mAh/g,第10个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92.0%。为了进一步改善Li(Ni1/3Co1/3Mn1/3)O2的结构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本文分别将Mg-Al、Al-F和Mg-F复合掺入Li(Ni1/3Co1/3Mn1/3)O2中。结果表明:Mg-Al掺杂使材料的阳离子混排度降低,循环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但Mg2+和Al3+进入Li层后减少了锂离子从层状结构中脱嵌的数量,因此掺杂后初始容量有所减小(153mAh/g)。而在Al-F掺杂的样品中,少量的Al取代过渡金属能减少Ni2+对Li层的占据,F-掺杂则提高了材料的结晶度,Al-F掺杂材料第20个循环的容量保持率高达94.4%,但初始容量与未掺杂材料相比变化不大。Mg-F复合掺杂结合了Mg增加容量和F改善循环性能的特点,Li[Ni1/3Co1/3Mn((1/3)-0.04)Mg0.04]O2-0.04F0.04在3.04.3V电压范围内获得很高的初始容量(168mAh/g),第20个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92.1%;循环稳定性也得到了提高。由于Mg-F复合掺杂效应,Li[Ni1/3Co1/3Mn((1/3)-0.04)Mg0.04]O2-0.04F0.04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得到较大改善,因此,Mg-F复合掺杂是一种改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性能有效的方法。
其他文献
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因其具有能耗低、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可减少二次污染等突出优点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TiO2的带隙能较大(Eg=3.2eV),只有在紫外光照射下才能表现
以甲醇为原料制氢有三种途径:甲醇水蒸汽重整、甲醇裂解及甲醇部分氧化。甲醇水蒸汽重整(SRM)具有工艺流程短、设备简单、投资少、能耗低、制氢量大及成本低等优点。在SRM反应中
甲苯歧化和碳九芳烃烷基转移增产苯和二甲苯,是调节石油芳烃中各组分的产需平衡,满足石油化工对苯和二甲苯需求的有效手段。研究开发高性能甲苯歧化和碳九芳烃烷基转移反应的
气凝胶具有特殊织构、结构特性,被誉为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催化材料。ZrO2-SiO2复合氧化物具有许多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近年来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顺
目的 探究下肢康复机器人配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纳入研究,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Eu/TiO2/SiO2光催化剂,并通过XRD、FT—IR、EPR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入Eu3+和Si4+,阻止了TiO2从锐钛矿晶型向金红石晶型的转变,使TiO2的粒
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具有尖晶石结构的钴铁氧体。在超声波作用和表面活性剂存在条件下,以金属离子与柠檬酸反应生成均匀的稀溶胶,加热浓缩生成干凝胶,通过热处理制得了
目的:通过使用308准分子光联合CO2点阵激光干预白癜风豚鼠模型,观察其皮损区mi RNA-25表达及酪氨酸酶水平的影响,并分析两者可能的相关性,探讨此联合方案治疗白癜风的疗效以
纳米TiO2是一种附加值很高的重要无机功能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比表面积大,表面活性高,抗紫外线能力强,良好的光吸收性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涂料、感光材料
由于稀土焦硅酸盐体系烧结温度低、易于合成,不含任何放射性元素、并能获得高亮度、高化学稳定性的发光材料,多年来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溶胶-凝胶法主要优点在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