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谥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谥号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有人以之兴起于原始社会、有人以之发轫于夏商的日干名制、亦有人以之源起于周公制谥,更有甚者以之晚兴于春秋战国之世。不过,西周周公制谥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也就是说,西周谥号已兴。晋国从叔虞封唐至静公迁鼎,存世近六百余年。期间,既经礼乐文化的初起、兴盛、衰颓,更经后人对周礼的重建、复构。谥号,作为晋文化的一部分,既受社会大背景的影响,又在晋国地缘政治中遭受冲击。研究晋国谥号谥法,有助于我们体悟晋人的社会思想,使我们对晋国的文化、社会形成更直观、清晰的感受,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晋国政治对文化形成的冲击。对此,本文拟就四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论述论文的选题意义,考察近年来学界的研究成果及动态,形成综述型文章,以期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解析。同时,就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进行介绍。第二部分,就晋国的得谥群体进行集中研究。首先,就晋君得谥情况进行整理。结合考古研究成果与文献史料,分析晋君谥号的形成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附论晋君夫人及晋宗室的得谥情况。其次,通过史料检索晋国享有谥号的卿大夫,就其官职、爵位进行考究。最后,从整体上把握晋国谥号的特点,认识到晋国一言谥、二言谥、三言谥并存;有爵无谥、无爵有谥与有爵有谥并存;以及晋国前期给谥严、后期给谥宽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晋国群体得谥的影响因素。首先,介绍两周时期避讳思想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析春秋时期晋人的鬼神观,看待避讳思想对于晋国得谥群体的影响。其次,通过晋国各阶层的得谥情况,分析晋国宗法、政治等因素在得谥中所扮演的角色,认识到晋国得谥因素在晋襄公之前以宗法血缘为主;晋襄公之后,则以政治为主,宗法为辅;最后,从史料中查索晋人行迹,看待春秋时“谥者,行之迹也”在其中的作用。第四部分,论述晋国谥法的相关问题。先结合相关考古成果及文献资料,就晋国以行定谥,无“以字为谥”进行论述;其次,就晋人得谥情况分析春秋时期晋国请谥之礼的发展及恶谥对“谥以尊名”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