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福利立法问题研究——以流浪动物为例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3386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动物福利的立法,早在19世纪初期就已被关注。在随后的几百年的演变和突破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参与到关于动物福利及权利的讨论过程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支持动物福利理念和动物保护立法及团体。如今的动物福利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话题。在动物保护人士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倡导下,许多国家已经建立起一套关于动物福利的法律制度。   我国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和公众接受程度的不足,在动物福利保护方面尚停留在初步的理论探讨阶段。关于流浪动物的福利立法似乎更加遥不可及,甚至连流浪动物福利这一提法在目前的国内来说都未有耳闻。但是,提出流浪动物福利是必要且有意义的。作为受到我们人类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影响的动物,流浪动物有权利被纳入受人类道德关怀的领域。所谓的流浪动物的福利,并非大多数人理解中的不让其遭受任何痛苦或者生活得跟人一样优越,而仅仅是从其生命权的角度出发,要求人类不对其进行伤害;在不危及人类利益且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救助和控制。   文章以动物福利为基础,从流浪动物的角度出发,分析流浪动物的产生因为、生存现状,解析流浪动物福利的必要性,从法律地位上探究其立法的基础。并且就制定流浪动物福利立法提出建立宠物饲养许可证制度、建立与相关罚则、建立与流浪动物相关的基金、建立流浪动物的保护机构等建议。   流浪动物福利法是动物立法的高级阶段的产物,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进步程度。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其道德关怀的范围就越宽广。提倡保护流浪动物福利,除了可以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态平衡外,还体现了动物对于人类的精神价值。提倡维护动物福利和善待动物,是创造和谐、文明的社会的需要。是我们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
其他文献
研究灭螺剂氯硝柳胺在鄱阳湖湖滩草地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动态、可能的降解中间产物,并对其自然降解规律、机理进行分析探讨。采用现场模拟施药的方式,通过场地选取和现场布置,研究阳光、降水、土质、地势等自然环境因素对氯硝柳胺迁移和自然降解的影响。采集三个连续深度的土壤样品,以甲醇为萃取剂,经超声萃取-真空抽滤-蒸发浓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土壤中的氯硝柳胺及其降解产物。对测定所得数据进行整理,绘制
土壤污染直接危害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污染物进入土壤后,经过若干物理化学过程,使化合物的数量明显降低,但环境风险并没有因此消失,还有相当数量的污染物滞留在土壤中,随着环境
本研究以贵溪市河潭镇苏门约0.5亩废弃的Cu/Cd复合污染农田为例,在对试验区进行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采用3种不同稳定剂及不同投加比对受污染农田进行修复处理,分析不同稳定剂、不同投加比处理后的土壤Cu/Cd生物有效态含量、Cu/Cd酸浸出含量和有效氮磷含量。通过分析土壤环境指标与肥力指标对小白菜重金属含量以及生长状况的影响,找出影响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而推论出该类型重金属污染土壤复垦的关键
磷化工业的迅速发展给磷石膏的处理利用带来巨大难题,随着磷石膏的排放量每年以千万吨增加,但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程度远不足以消除其对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本文提出利用磷石膏
湿地是当今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被科学家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是中国乃至全球重要的湿地和候鸟保护
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功能物质。它能够选择性地催化底物乙酰胆碱水解,且其催化活性能被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所抑制。利用这一特性,针对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