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自然、半自然植物群落渐渐缺失,而人们也越来越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因此城市公园的开发建设应着重保留原生态植物群落,同时营造近自然植物群落,满足人们的需求。本研究对坝光区域滨海范围内的主要区域的22个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比列、层次、生活型、盖度,地带性植物与外来种的比例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其中的11个植物群落的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类数、三者的比例,群落的总平均高度、总平均胸径和总平均盖度等综合指标,优势种的组成等指标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对规划待建的白沙湾公园区域内的7个主要植物群落的分布状况、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以及植物多样性指数等指标进行详细调查测定与统计分析;同时以植物景观的构成元素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与理论、调查与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白沙湾公园植物群落的景观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总结出植物群落目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白沙湾生态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规划建设及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方面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参考。本文研究的成果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通过实际调研得到坝光区域的植物群落基础数据,并对其进行群落结构特征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坝光区域科属组成上,共有植物318种,分属于97科223属,其中乔木89种,灌木118种,草本植物88种,藤本植物24种,占深圳维管束植物的14.5%,其中乡土植物资源占79%;该区域植被生活型主要为常绿乔木、常绿灌木,与落叶乔灌木配比失调;从优势种看,坝光区域各层次优势种较均匀,很少为某层次占据主要地位的现象,乔木层的优势度较灌木层和草本层要高,而每个群落内的乔木种类相当丰富,优势种的优势度不明显,这既有利于高大森林植被构成,也有利于植物多样性的组成。同时该区域与深圳南山区、香港、及深圳滨海绿地的植物种类存在较大差异;从群落结构特征看,坝光区域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综合值均高于南宁城市绿地及深圳滨海园林绿地。综合以上分析,说明该区域生态系统较好,地带性植物资源丰富,可为白沙湾公园植物群落构建提供地带性植物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的蓝本。2.对白沙湾公园范围的植物群落现状进行调查表明,该区域科属组成上,共有植物185种,分属于90科162属,其中乔木40种,灌木95种,草本植物50种,占深圳市维管束植物2200余种的8.4%,占坝光区域植物种类318种的58.2%,明显高于深圳滨海绿地现有应用的园林植物种类;从群落结构特征看,综合总平均盖度与南宁城市绿地和广州周边城市绿地相比,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综合总平均胸径、平均冠幅与南宁城市绿地相差不大,与广州及广州周边城区相比,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可能由于部分群落还处于生长发育前期;从物种多样性植物看,该区域的植物综合群落多样性指数位于深圳城市公园中等偏上水平;从各个分区的植物景观效果分析来看,植物形态变化丰富、植物生长茂盛,给人很好的自然生态美的特征和特色。主要存在的一些缺点为:季相变化稍缺乏、缺乏游憩空间等问题。3.根据对坝光区域内的植物群落分析,总结出地带性植物种类,并从中整理出部分观赏性较高的种类进行观赏特性分析;同时总结出六种坝光典型地带性群落结构模式,分为滨海平地及台地两种地形地貌,进行植物组成结构论述。对白沙湾公园规划和建设方面所出现的生态学问题、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及景观构建的原则提出了建议。旨在为白沙湾生态公园的植物群落景观规划建设及区域内的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以及各地在生态型公园的建设方面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