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集体林区既是我国森林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的区域,同时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自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一轮集体林区制度改革试点,并于2008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迄今为止,我国实施集体林改已有数年时间,林区农户生计状况如何、林农收入水平与结构有何变化、农户对自身生计状况是否满意等问题值得思考。本文以较早参与林权改革的浙江省为例,基于农户实地调查数据,结合浙江省集体林区实际情况,选择收入来源结构指标,采用两阶段聚类分析方法,对农户生计策略进行合理划分。在此基础上,采用mlogit模型实证分析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类型的可能影响,并构建ologit模型定量分析林农生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当前集体林区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客观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集体林区农户生计策略方式日趋多样,非农收入是当前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较大。从生计策略类型来看,样本农户中务工型、种植型、自营工商型、转移支付型和多样来源型的农户比例分别为35%、25%、16%、15%和9%,同时,自营工商型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是转移支付型的4.7倍。(2)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存在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农户生计状况,是决定农户分化的重要因素。(3)自然资本对农户生计策略类型存在影响,但对农户生计状况的影响并不明显,自然资本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均林业纯收入为856.8元,仅占人均纯收入的7.32%,林业生产对农户收入的直接贡献较小,农户对林业生产的直接依赖较弱。(4)当前农村居民对自身生计满意度较高,超过80%的农户对生计状况表示满意或较满意,仅19.2%的农户不满意当前生活,表明近年来国家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与支农惠农政策效果开始显现。(5)相对收入成为影响林农生计满意度最为重要的因素,而绝对收入的增加对满意度的提高没有明显影响。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相对贫困指数减少1个单位,农户表示满意的概率将提高29.9%,不满意的概率将下降21.4%;与自身相比,收入变高的农户比收入没变化的农户对生计状况表示满意的概率要高14.4%,表示不满意度概率要小10.3%。(6)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对林农生计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人力、自然和物质资本对生计满意度的影响并不明显。这表明,社会资本与金融资本等现代生计资本已取代传统生计资本(如人力、自然和物质资本),成为影响林农生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认为:(1)关注农村内部农民分化和收入差距问题,加强和改善农村医疗与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供给,规范管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充分发挥生计资本作用,改善生计资本结构,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促进农户生计方式转变。(3)积极发展生态型产业,实现生态资源经济化,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发挥自然资本在改善农户生计状况中的作用,促进集体林区可持续发展。(4)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