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间信仰是建立在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基础之上,它是人民群众对现实生活诉求的一种反应。经过长时间的演变之后,传统的民间信仰成为了“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在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中,既有国家权力、地方社会秩序、地方利益对乡村治理的影响,同时也有不同人际关系、社会权力、信仰要素不同信仰方式对其的影响。而其“信仰关系”,则指以仪式专家为主的人神关系及其人与人的交往关系,他们与官方的交往、他们与乡村社会的交往。他们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与地方官员的交往,与民间信仰大众的关系,将大致决定了一个地方民间信仰的实践方式,主导了某个地方的民间信仰关系;而把握与梳理了这些信仰关系,也就等同于考察了不同的信仰传统、不同的信仰类型及其在不同地方的实践特征与差异。在乡村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是衡量乡村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民间信仰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至关重要。民间信仰的重要特征在于民众信仰时具有的功利性,人们通常会把信仰对象当作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利用它来为自己发财致富,利用它来达到在精神方面、名誉方面的目的。也正因为其具有现实性的功利性,所以民众对其的信仰才能被延续下去。民间信仰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资源,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乡村社会建设中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在乡村社会的经济建设和乡村治理中,民间信仰就像“导向标”,在一定程度上指引着人们参与乡村经济建设和乡村治理管理。在我国民间信仰中,“人神合一”是其遵循的原则之一。它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惩恶扬善的愿望全部寄托对神灵的信仰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思想的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慢慢地渗透进民间信仰的氛围里,在人们思想深处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陶冶出人们心中合乎法律、合乎道德伦理的是非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在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促进整个社会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