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滴灌被认为节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方式之一,以其节水节能、增产增效等优势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大面积应用。但在滴灌系统应用过程中,灌水器堵塞问题限制了滴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大量实践结果证明定期冲洗毛管对延长滴灌系统使用寿命非常有效且必要。目前,国内外的滴灌系统冲洗绝大多数采用手动打开毛管尾部,直到没有明显杂质流出后再手动关闭的方法。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滴灌系统,在繁琐的冲洗操作流程和巨大的人力消耗下,管理者大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滴灌被认为节水效果最好的灌溉方式之一,以其节水节能、增产增效等优势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大面积应用。但在滴灌系统应用过程中,灌水器堵塞问题限制了滴灌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大量实践结果证明定期冲洗毛管对延长滴灌系统使用寿命非常有效且必要。目前,国内外的滴灌系统冲洗绝大多数采用手动打开毛管尾部,直到没有明显杂质流出后再手动关闭的方法。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滴灌系统,在繁琐的冲洗操作流程和巨大的人力消耗下,管理者大多只在整个作物生育期开始或者结束时进行一次毛管冲洗,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毛管末端冲洗阀可以在每次滴灌系统开始运行时,自动打开,当冲洗一段时间后,冲洗阀自动关闭。通过对比市场上弯管式和直插式两种冲洗阀的结构形式和水力性能,确定弯管式冲洗阀作为开展本文研究的优选结构。关于毛管末端自动冲洗阀的结构设计和参数选配国内还少有相关研究。对此,本文在以下几方面开展试验研究:(1)通过冲洗阀水力性能测试,探究分析了水力性能与影响因素响应规律。冲洗时长与进口压力呈负相关关系,冲洗水量与进口压力不存在相关关系,冲洗时长、冲洗水量与流道齿长、齿宽、上腔体高度、下腔体高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增加流道齿长和流道齿宽减少了水流最小过流面积,降低水流进入上腔体的流量;增加下腔体高度能增加变形容积;增加阀盖高度能增加进入上腔体的水量;进而增加冲洗阀的冲洗时长和冲洗水量,对冲洗时长和冲洗水量影响主次顺序为流道齿宽>下腔体高度>流道齿长>阀盖高度,冲洗阀的冲洗流速受冲洗阀结构参数影响较小,主要与进口压力有关。(2)本文引入流道出口流量参数,构建水力性能(冲洗时长和冲洗水量)与影响因子(进口压力、流道出口流量、阀盖高度和下腔体高度)的数学模型。同时介绍了基于UG三维参数化建模-ANSYS Workbench流体仿真-OASIS智能迭代的协同优化选配方法,以流道出口流量0.7mL/s为靶向目标,在不同进口压力下智能快速选配冲洗阀流道结构参数,将选配出来的冲洗阀经3D打印成实物,在不同进口压力下进行水力性能测试,将实测解与水力性能数学模型回归解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冲洗时长和冲洗水量相对误差RE均在15%以内,验证了冲洗阀水力性能数学模型准确度及协同优化选配方法的可靠性。在后续冲洗阀的研发改进,设计者可根据数学模型预判冲洗阀水力性能,同时,可运用逆向思维方式,根据实际工程中对冲洗时长等性能参数的需求反推出影响因子的参数组合,在运用协同优化选配方法,可快速选配流道参数组合,从而确定在特定冲洗时长需求下冲洗阀各参数的数值。(3)对冲洗阀进行水沙两相流抗堵塞性能数值模拟研究,定性探究参数对其自身抗堵塞性能的影响。从流道内部流速大小、粒子运动时间等数值上分析,随着流道齿长的增加,冲洗阀自身抗堵塞性能提高,但较大的增加流道齿长使水流在主流区形成漩涡,降低粒子通过率;随着流道齿宽的增加,抗堵塞性能降低;随着进口压力的增加,抗堵塞性能提高,但过于提高压力会导致粒子碰撞几率增大,从而导致粒子运动路程增加;通过不同参数组合下的冲洗阀流道粒子通过率分析,冲洗阀流道抗堵塞性能较好,但需要在实际工程中检验其抗堵塞性能。(4)将不同规格冲洗阀应用于泥沙水滴灌系统中,长期监测冲洗阀水力性能变化以及灌水器流量,来检验冲洗阀自身抗堵塞性能及其对灌水器抗堵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冲洗阀水力性能变化较为稳定,表明其自身抗堵塞性能较好,泥沙主要存在于冲洗阀上腔体内;在本试验滴灌系统中,30s规格冲洗阀足以有效缓解灌水器堵塞,系统运行结束后,其对应的灌水器Dra、Cu分别为98.5%、99.4%,表明冲洗阀可以缓解灌水器堵塞问题;灌水器内部堵塞物质干重和毛管管壁堵塞物质干重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人们对土地利用管理和土地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土地利用率低、土地资源分配不当等的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土地类型划分和生态结构特征研究,了解土地在自然环境下各自然要素的分布特征和分布规律以及各自然资源在空间上形成的“资源连续体”的特点。根据分布特征调节土地利用方式,在解决土地利用和管理问题的同时提升土地生态环境的质量,在此基础上,本文以阜平县作为研究区域,确定土地自然类
林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对林业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与监测,可以更好地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林业环境恶劣,面积广大,人烟稀少造成的监测设备易损坏、易失效、维护维修困难以及其他林业突发状况下的不稳定因素,需要构建具有一定的自组织、自维护能力的监控网络来解决这些问题,保证数据采集与监测的持续性和有效性。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织,可靠性高,维护管理方便等特点,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迅速,温室种植业快速普及的同时也逐渐趋向于现代化。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室灌溉管理多采用人工控制模式,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合理有效的监控手段,存在水资源浪费等现象。因此,如何实现温室内自动化灌溉管理,已经成为我们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为加强温室环境的有效监控,提高灌溉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本文着力于解决温室灌溉系统中数据采集、远程监控和控制决策等一系列问题,并基于现代化农业技术,研究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是利用酶标抗原或酶标抗体以检测相应抗体或抗原的一种免疫学标记技术。一直以来,提高分析灵敏度是ELISA领域的研究主题,其推动了一系列的信号放大的新策略和技术的发展。将新型功能纳米材料应用于ELISA中,可以获得更宽的检测范围,更低的检测限和更高的灵敏度,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结合免疫学原理和金纳米颗粒高比表面积等特点,利用金纳米颗粒为信号载体,辣根过氧化物酶(H
谷氧还蛋白(Glutaredoxin,GRX)是一种小分子蛋白,于各类生物中广泛存在。使用通路富集软件mapman对本实验室前期获得的小麦-叶锈菌互作的转录组数据库中涉及氧代谢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得到一个GRX基因,命名为TaGRXC14(Triticum ae’stivum Glutaredoxin C14,GenBank 基因登录号为:MW965452)。经序列扩增后显示,该基因片段全
有机氯农药(OCPs)具有高毒性、持久性、强脂溶性特征,对人和动物有三致效应。六六六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滴滴涕(DDTs)等其他持久性有机氯农药相比,具有更高的挥发性、水溶性和较长距离的大气输送能力,因此更容易进入各种环境之间。我国自1983年起禁止使用六六六,虽然已禁用40年,但由于其难降解至今在土壤中仍有残留,尤其是污染场地周边的农田土壤由于距离场地较近,所以农田土壤中的残留环境风险同样不
SKP1(S-期激酶关联蛋白1)是SCF型泛素连接酶的核心组分,与F-box家族成员直接结合而参入蛋白质降解途径,从而调节生命体的生长发育、激素信号传递和应对生物/非生物胁迫等生命活动。与原生生物、某些真菌和脊椎动物不同,植物中拥有多个SKP1同源物,了解植物体内SKP1的种类、数量、类型和功能对于解析SCF复合体的作用机制至关重要。目前,对该家族的认识主要来源于拟南芥和水稻等模式植物,小麦中SK
植物在生存过程中进化出复杂的表面结构,如角质层、蜡质层、表皮毛等,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植物病原真菌与寄主相互作用的过程起始于病原菌对植物表面物理结构的接触和识别。病原真菌在与植物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多样、有效地策略识别并侵染寄主。研究表明植物表面的化学成分、物理结构与植物表面的亲疏水性密切相关。一般而言,植物叶片表面多为疏水表面,具有防雨雪、抗氧化、自清洁能力等功能,同时对病原菌的侵染也有影响。
共青团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党和国家培育有崇高理想、优良品德、知识素质、严格纪律的青年。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用户范围扩大,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不断增加,共青团对青少年的引导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截至2021年12月,"共青团中央"B站账号粉丝已超900万,在青少年中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对于共青团构建对青少年的引导力有重要意义。文章以"共青团中央"B站账号为例,对新媒体
新时代中国特色外交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特色外交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新时代中国外交工作的行动指南。中国在应对困难中创造机遇,在抓住机遇中顺势而行,中国在变局中蓄积力量,在挑战中担当重任,在新时代风云变化中举起一面独具中国魅力外交旗帜,开辟独具中国风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