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锂离子电池状态与参数的双贝叶斯协同估计算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king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为汽车动力领域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三元锂离子电池以其高功率密度、优秀的循环性能和温度性能成为当今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选择之一。对电池的状态进行准确评估是电动汽车安全、可靠、高效利用电池的保障。其中,对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进行精确估计不仅可以为驾驶者提供车辆续航信息、缓解里程焦虑,还可以保证电池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状态与参数协同估计算法,基于贝叶斯滤波中的参数滤波与非参数滤波算法提出了三种SoC与模型参数协同估计算法和一种改进型算法,进一步提高SoC估计精度,改善算法的收敛性能。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于三元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设计充放电实验,对两类不同三元材料的锂离子单体电池分别进行了不同倍率下的放电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两类电池的放电能量效率ηE均低于同等放电倍率下的放电容量效率ηQ;两类电池在不同放电倍率下的放电容量Qd或能量Ed均小于标准充电方式下的充电容量或能量,Qd和Ed随放电倍率的增大而减小,ηQ和ηE随放电倍率的增大而减小;两类电池的ηE随放电倍率的增大而减小的速度慢于ηQ的减小速度;镍钴锰锂离子电池的ηE和ηQ随放电倍率增大而减小的速度均慢于镍钴铝锂离子电池。(2)基于Thevenin模型提出衰减系数αi和稳态系数βi两个新的模型极化参数,使极化电压迭代方程中的极化参数与历史数据呈线性组合,简化空间方程,以便使用线性卡尔曼滤波器估计极化参数。在不同SoC阶段下,采用混合脉冲功率特性测试(Hybrid Pulse Power Characterization,HPPC),对镍钴锰三元材料锂离子电池的模型极化参数进行离线辨识,将辨识结果分段线性化后输入到对应的等效电路模型中,得出以下结论:在HPPC工况下,一阶和二阶模型在长恒流放电-静置区域的输出电压误差较大,在脉冲充放电区域输出电压误差较小,整体上二阶模型的精度高于一阶模型;在DST和FUDS工况下,一阶与二阶模型的输出电压误差较HPPC工况下更小,且估计误差均保持在40m V以内;在三种工况下,一阶和二阶等效电路模型输出电压均在放电末尾段出现了误差增大的情况。另外,研究设计了一种用以在线辨识极化参数的记忆渐消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并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在线方法的辨识结果能够提高模型输出电压的精度。然而,该算法将开路电压(uoc)作为待辨识的参数之一,忽略了uoc与电流的耦合关系,使得模型极化参数的估计结果脱离实际范围,无法用于提高电池SoC的估计精度。(3)本研究设计了三种不同贝叶斯滤波器组合的协同估计算法,在不同工况下对算法的SoC和参数估计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协同估计算法相对于单滤波算法具有更高的SoC估计和参数估计精度。噪声自适应扩展卡尔曼滤波-线性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协同估计算法(Adaptive EKF-KF,AEKF-KF)与噪声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线性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协同估计算法(AUKF-KF)由于uoc-SoC关系非线性程度低、噪声协方差小而呈现近似的估计精度,且二者的估计精度均低于粒子滤波-线性卡尔曼滤波的组合协同估计算法(PF-KF)。误差分析表明将算法的预测电压误差作为评估参数估计精度的标准是不可靠的,使用开环模型输出电压误差则能够反映真实情况。研究还提出了一种改进型协同估计算法(Improved AEKF-KF,IAEKF-KF):将SoC作为唯一状态量,消除了状态量与极化参数的强关联性,从而提高估计精度;通过增加参数滤波器的触发机制,克服了原算法收敛性差的问题。在不同工况下对IAEKF-KF与AEKF-KF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型协同估计算法具有更高的SoC与参数估计精度,且收敛性能更佳。(4)基于TMS320F28335数字信号处理器和AD7606采样芯片设计了一套三元锂离子电池SoC与参数协同估计平台。该系统能够实时协同估计三元锂离子电池的状态与极化参数,并在上位PC机中绘制曲线。研究设计了两种工况对镍钴铝三元材料的18650电池进行放电操作,对比分析了搭载AEKF和IAEKF-KF两种算法的协同估计平台的工作性能与数据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平台工作稳定可靠,估计结果符合仿真预期。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采动影响下煤岩流固耦合机理及瓦斯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在实验研究方面,以取自川煤集团某煤矿煤岩试样为研究对象,结合压汞法、低温氮气法和核磁共振法对煤样的孔裂隙结构进行了测试分析,借助煤岩热流固耦合实验装置(THM)进行了煤岩加卸载实验,分析了煤岩在加卸载过程中的渗流、变形及能量演化规律。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方面,分析了瓦斯和应力共同作用对煤体渗透率
面向未来生产过程智能化与绿色化结合发展的新趋势,将包括生产过程在内的各种物理实体数字化,实现物理空间与信息空间信息的交互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基础制造工艺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对基础制造工艺过程及其要素和属性进行数字化与建模,实现基础制造工艺过程的信息集成是工艺过程虚实空间信息交互的关键。然而受工艺种类繁多、工艺过程及其要素差异大、要素属性和资源环境负荷数据多样且各异,以及生产现场接口和协议异构等问题影响
随着智能制造的发展,传统制造业转型面临着巨大挑战,资源的合理配置对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实际生产系统中,生产调度计划和设备维护计划相互影响。生产过程使设备老化,增加设备故障率,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以降低故障率,保证设备稳定运行。但维护操作使设备处于不可用状态,导致生产周期延长,影响产品交货期。因此,协调平衡生产调度计划与设备维护计划能够有效提高生产制造系统的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本
在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随着义齿的需求逐步增加,对义齿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五轴数控机床CAM系统因其加工精度高、且能对复杂曲面进行加工等特性也已开始应用于义齿的加工中。后置处理技术作为数控加工CAM系统的重要环节之一,承担着将系统的输出文件数据转换成数控机床可以识别NC代码的作用,对于提高数控加工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在对数控机床的模型进行深入研究基础上,分析了后置处理算法的机理,
作为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鱼类,鳙鱼在我国大部分水域均有分布,是池塘养殖和水库渔业的主要对象,在我国淡水养殖渔业中所占比重大,在保障优质水产品供给、促进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鳙鱼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同时,由于通常以水中的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为食,其对水质的改良具有积极作用,是维护生态平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伴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取得的迅速发展,“吃得安全、吃得健康”成为大众日益关心的话题,
随着智能电网不断发展,需求响应技术被广泛应用到配电网中,供电公司不仅要提供高质量的电能,还要保证电价的合理性,而价格型负荷会根据发布的价格和实际用电需求改变用电行为,这对电网的经济性和稳定性带来了重要影响,因此价格型负荷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研究智能电网下如何制定合理的电价,引导用户改变用电行为,对智能电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价格型负荷需求响应机制,对主动配电网电价优化制定进行研究
磁悬浮技术可以实现导磁体无接触悬浮,避免了机械摩擦损耗,拥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功率放大器是磁悬浮系统的驱动单元,对磁悬浮系统的悬浮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传统功放输出电流纹波比较大,过大的纹波会造成物体悬浮的不稳定。传统功放控制器的PI参数常采用经验法进行试凑,过程比较繁琐,且试凑出的参数往往达不到最优响应效果。功放跟踪给定信号时,传统功放存在跟踪延时,不能快速的跟随给定信号。针对上面问题,本文
随着城镇化和住宅产业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装配式住宅作为实现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的技术手段成为住宅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装配式住宅在国内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美国、日本、瑞典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其中高成本是阻碍装配式住宅在国内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及调查访谈等方法对住宅产业化、装配式住宅成本构成等深入分析,以装配式PC结构为研究对象构建装配式成本影响因素评价体系并识别因
切换信息物理系统集成计算、网络和物理过程、多模态一体。由于计算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物理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各个工程领域。由于无线通信的开放性,切换信息物理系统容易受到网络攻击,这将影响每个子系统间的数据传输,从而影响切换信息物理系统的运行和性能,甚至危害切换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性。因此,切换信息物理系统的安全性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当切换信息物理系统受到网络攻击,如何设计控制器和切换信号仍能保持系统
高强钢与普通钢材比能够有效节约成本,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节约工程成本。高强钢在我国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将会有效推动中国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进行转型,因此对高强钢的力学性能的理论研究也十分必要。基于此背景,本文开展了对Q690高强钢有两道侧向约束焊接H形截面简支梁的整体稳定性能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理论研究:讨论了关于跨中有两道侧向支撑简支梁的整体稳定计算方法,并介绍了考虑梁段相互约束作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