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是水资源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环境生态系统的敏感因子,对人类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有巨大影响。但近年来,人类活动的不合理性导致地下水质量下降,引发一系列地下水污染。本文首次以丹阳市吕城地区地下水为专门研究对象,通过收集资料、调查取样、测试分析、数值模拟,针对其污染特征、污染现状、地层结构及污染机理进行研究探讨,在6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和新的认识:1、研究发现丹阳市吕城地区地下水总体以无机污染为主,有机污染显现,具体表现为无机毒理指标劣于微量有机指标,但好于无机常规指标,锰、总硬度、铁、氨氮、耗氧量等5项无机常规指标超Ⅲ类水限值,碘化物、氟化物、硝酸盐和砷等4项无机毒理指标超Ⅲ类水限值,地下水样品中存在卤代烃、氯代苯、单环芳烃等三大类13项有机指标。2、研究发现吕城地区水化学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由历史时期2种类型演变为现在9种类型,以HCO3-Ca·Na·Mg型和HCO3-Ca型为主,前者分布较分散,后者分布集中。地下水受人类不合理活动影响,化工区东南方向和北部居民生活区已演化出现HCO3·Cl型水,溶解性总固体均小于1g/L,属淡水。3、通过多种水质评价方法研究得出研究区地下水质量现状,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分类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质量评价法分别对吕城地区地下水质量进行现状评价,单指标评价中无机指标超Ⅲ类水的项数和比例都远大于有机指标,空间范围内随着与化工区距离的增大,单指标水质逐渐变好;分类质量评价中地下水劣质性表现为一般化学指标>无机毒理指标>挥发性有机指标>毒性重(类)金属指标>半挥发性有机指标;综合质量评价表明吕城地区地下水质量较差,以Ⅳ类水为主,Ⅰ类水和Ⅱ类水缺失,Ⅲ类水约占样品总数的1/5,Ⅴ类水约占样品总数的1/10。4、针对吕城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研究,采用单指标污染评价法和最新的逐级评价与综合集成结合法进行评价,揭示地下水单指标以未污染、轻污染和中污染为主,污染严重的指标为锰、铁、砷、氯乙烯。逐级评价与综合集成结合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基础上,选择对人体健康危害性大的无机毒理指标和微量有机指标参与评价,确定该区未污染水占2/3,轻度污染水和重度污染水占1/3。5、依据前人资料和近期施工钻探数据,结合地层划分方法和专家意见,重新认识并划分了研究区地层,利用GMS软件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实现从不同视角、不同层位、任意剖面观察地层结构。6、建立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预测了对流-弥散作用下,地下水中溶质迁移情况:5年内污染主要集中于化工区范围内,随着生产不断进行,污染物持续渗入地下水中,30年时间沿地下水流方向前进769m左右,污染晕影响面积由最初0.145 km2扩大至0.58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