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高清晰NBI内镜观察的结直肠息肉样病变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了解各种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形态学,结合病理组织学诊断分析其总的符合率,进一步探讨内镜下窄带成像技术对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普通电子肠镜诊断为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724名患者行高清晰NBI内镜观察的临床资料,分析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大小、部位、轮廓、色泽、腺管开口及微血管形态。结合经高清晰NBI内镜观察后的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形态学结果,以病理组织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NICE分型判断结直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息肉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从而进一步指导行内镜下微创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采用日本生产的OLYMPUS CF-H260AI电子结肠镜和NBI系统,以及OLYMPUS CV-260SL图像处理装置。结果:1.病灶分布:回盲部12个,占1.5%;升结肠91个,占11.7%;横结肠85个,占11.0%;降结肠87个,占11.2%;乙状结肠233个,占30.0%;直肠268个,占34.5%。2.病灶大小:全部病灶直径大小0.1~4.0(0.86±0.81)cm。直径≤0.5 cm 384个(49.5%),其中肿瘤性112个、非肿瘤性272个;直径>0.5~1.0 cm 200个(25.8%),其中肿瘤性144个、非肿瘤性56个;直径>1.0~2.0 cm 128个(16.5%)、直径﹥2.0cm 64个,占8.2%;直径>1.0 cm的病变中检出非肿瘤性8个、肿瘤性184个。3.病理结果:通过对经电子肠镜诊断为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724名患者进行窄带成像内镜观察,共发现病变776处,其中肠粘膜慢性炎71个,增生性息肉264个,血吸虫卵性息肉1个,管状腺瘤171个,乳头状管状腺瘤4个,绒毛状管状腺瘤49个,绒毛状腺瘤2个,锯齿状管状腺瘤1个,高级别上皮内瘤变3个,局灶可疑浸润4个,未明确分类206个。4.窄带成像内镜与病理组织学符合率:NBI内镜发现息肉样病变776处,术后病理提示非肿瘤性息肉336例(43.3%),肿瘤性息肉440例(56.7%)。NICE分型方法在鉴别结直肠肿瘤性及非肿瘤性息肉的敏感度90.9%(400/440)、特异度85.7%(288/336)、阳性预测值89.3%(400/448)、阴性预测值87.8%(288/328)、准确率88.7%(688/776);对微小息肉、小息肉和大息肉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5.4%(328/384)、88.0%(176/200)和95.8%(184/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总之,相对于普通内镜,NBI内镜能更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大小、部位、轮廓、色泽、腺管开口的分型及微血管的形态,能较好地识别结直肠肿瘤性和非肿瘤性息肉样病变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