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季节内振荡对中国南方降水的放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acafa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1979-2018年JRA-55逐日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夏季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大气视热源的季节内振荡(Intra-Seasonal Oscillation,ISO)规律,着重揭示了高原大气热源10-30天ISO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22°-32°N,105°-122°E)降水异常季节内变率的“放大效应”及其可能机理,并探讨了高原与南海、孟加拉湾等低纬度地区大气热源季节内循环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季节内降水的协同影响。夏季,青藏高原东部和南坡附近是大气热源10-30天ISO最为活跃的区域。当高原及其附近大气热源正(负)异常增强并达到峰值(谷值)位相(第3(7)位相),其上空异常的热低压(冷高压)发展,几乎贯穿对流层中上层,对应的涡度正(负)异常也达到最强。中高纬对流层中高层,横跨欧亚大陆、正负相间的EU型遥相关涡度异常波列途经高原东北侧时,波列中的正(负)涡度异常与高原上空深厚的正(负)涡度区合并,二者组成横跨青藏高原至中国东部的正(负)涡度异常区。波活动通量在高原东部向南转向,正涡度异常向中国东南方向传播,导致长江中下游以南的绝对正涡度平流纬向分量变化,正涡度平流随高度增加,有利于辐合上升运动,降水正异常增强。在青藏高原大气热源较弱时(第2位相),长江中下游以南存在的降水正异常与南海大气热源的季节内循环有密切联系。南海大气热源季节内循环负异常超前于青藏高原ISO正异常1个位相。当南海上空为大气热源负(正)异常时,对应的下沉(上升)运动引起高空辐合(辐散)、低空辐散(辐合),南海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建立经向垂直环流圈,有利于水汽向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辐合(辐散)。此外,孟加拉湾与青藏高原之间经向上非绝热加热的不均匀性引起的纬向风异常,能够影响高空绝对涡度平流纬向分量的输送,也有助于长江中下游以南降水正异常增强。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新建的1981-2019年全国区域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历史个例数据集、中国台站逐日降水量、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及2016-2019年ECMWF降水及环流预报场对江淮区域持续性强降水个例进行了分析。首先从江淮极端持续性强降水个例提取典型模态,运用单层迁移CNN(卷积神经网络)、R(相似量)、COS(相似系数)对1981-2015年强降水个例进行环流分型,比较各方法的分型效果,建立了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以下简称“西太副高”)是东亚夏季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太副高的面积、强度、位置(北部边缘或脊线)和东西进退(西伸脊点)决定着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和雨带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太副高经历了一次东退的年代际变化。海洋作为西太副高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本研究关注关键区海温在1979年之后的年代际变化,对西太副高
近几十年来,北极海冰持续减少。秋季海冰变化对冬季地面温度的影响受到诸多争议,不同海区海冰变化可能会对地面温度产生不同影响。本文根据哈德莱中心的海冰数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与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再分析数据以及CMIP6模式数据,研究秋季不同关键区海冰变化的冬季地面温度响应,并探讨这一响应过程的可能物理机制。结果表明:(1)近40年间,秋季北极海冰变化以巴伦支海-喀拉海(B-K)和拉普捷夫海-波弗特海(
北半球环状模(Northern Hemisphere Annular Mode,NAM)/北极涛动(Arctic Oscillation,AO)作为北半球气候内部变率的主要模态,对北半球的天气和气候有着巨大的影响。区别于以往的研究,本文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运用收敛交叉映射(CCM)算法、S-map等算法讨论了NAM对东北亚地区冬季地面气温(SAT)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强度变化及相互作用强度,并且将N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极端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了我国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国家的共同发展。量化未来全球变暖情景下该区域的极端气温变化格局,可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及应对决策提供科学基础,对保障“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长期可持续发展和我国境外投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极端气温预估研究结果中的不确定性较大。本文使用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模式结果和气候变化检测与指数专家组
浮游植物吸收系数(phytoplankton absorption coefficients,aph)在海洋生物生产力、海洋动力学研究中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浮游植物种群吸收系数的精确反演,可以加深对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了解,为进一步研究浮游植物功能多样性奠定基础。针对浮游植物色素与粒径吸收光谱,学者们已开展了一定研究,但针对我国近海区域浮游植物种群光学吸收变化特征的研究仍极具挑战性。浮游植物种群吸收可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南支槽的客观识别方法,识别了1981-2015年冬半年(11月-次年4月)500 hPa上南支槽,主要分析冬季(1月)南支槽气候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环流上影响。将冬季南支槽以80°E为界,分为东部型南支槽和西部型南支槽,对两种类型南支槽的结构特征做对比分析。利用站点降水资料分析了南支槽对西藏降水影响,并针对3次南支槽背景下西藏西南部暴雪过程进
本文基于1979-2018年ERA-Interim 330 K等熵面的位势涡度(PV)逐日资料,采用改进的Rossby波破碎(RWB)识别方法,统计分析了北半球温带不同类型、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的RWB事件特征。针对不同类型的RWB典型事件,通过Hysplit4轨迹分析,讨论了不同个例中的高、低PV舌区粒子的输送路径及波破碎发生后的平流层-对流层物质交换(STE)量。研究表明:1)以格点位于RWB区
在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中国极端冷事件呈现阶段性增加,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研究和完善暖冬背景下极端冷事件的驱动因子和物理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国民对气候变化的抵御能力。利用冬季中国台站资料、欧洲中心(ECMWF)的ERA-interim和ERA5再分析资料、英国气象局的Had GEM3-GA6检测归因模式资料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的NCEP再分析资料,研究
南支槽是存在于冬半年(10月至次年5月)的半永久性低压槽,其中1月和5月是南支槽的两个高发期。本文利用一日4次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基于客观识别方法建立近41 a(1979-2019年)的南支槽数据库。利用多种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近41a南支槽的时空分布特征。进一步分别针对深冬(1月)和春末(5月)的气候态和典型南支槽个例,分析了其动力和热力结构差异。最后使用T-N波通量和全型垂直涡度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