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民法规范中,当事人可以通过白纸黑字对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约定,并且一般情况下,这种约定会得到《合同法》等民法规范的认可和保护,双方都要恪守约定,诚实不欺。在税法规范中,税收债权抑或是税收债务的发生,均难以通过税务机关和纳税义务人相互约定的方式来进行确定,而是必须通过税法规定中的白纸黑字进行衡量。这种形式上的理性带来了税法的稳定和可预期,也促使税务机关的征税权限制在法条文义的范围之内。然而,有限的税法条文并不能促成税法实质正义的实现,反而会导致有的纳税人通过避税安排规避税负。于是,实质课税原则应运而生。本文第一章和第二章从实质课税原则相关理论原理出发,围绕着实质课税原则的反避税功能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的效用,对实质课税原则适用的正当性加以肯定。还通过列举实质课税原则适用中具有典型特征的观点分歧,充分展示和思辨不同观点内在的主张,并提出调和建议。第三章通过列举和分析税收征管实践中实质课税原则适用的典型案例,按照每个案例的独特性,从实质课税原则主观构成要件、反避税功能以及交易定性等角度,对实质课税原则在实践中的多个面向进行探讨和分析。通过对案例事实和案例要点的分析,把握税收征管中实质课税原则适用的现状以及司法审查过程中各方的观点。在肯定相关案例对实质课税原则的适用符合税法规定的同时,还总结出适用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希望能通过正反两面的分析展示实质课税原则在目前税收征管活动中适用的现状。第四章围绕实质课税原则适用中存在的问题,重点从制度设计、执法完善和司法机关外部监督三个方面,对实质课税原则在税收征管中的适用提出加以完善的建议。立法方面,既要在《税收征管法》的修订中明确实质课税原则的法律地位,增强适用效力,还要坚持法律实质主义的观点,设立和完善实质课税原则的类型化规则,更好的发挥其反避税功能。执法方面,需要意识到我国目前的税收执法水平还不高、实质课税原则内涵的模糊性和纳税人利益保护的重要性,因此税收征管中应当坚持税收法定原则为根基,把实质课税原则作为例外,并保持谦抑态度加以适用。税务机关在适用时还要注重考察交易整体,防止因片面考察而造成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不当。除此之外,应该由税务机关在司法审查中担负课税事实认定相关的举证责任,促使其在税收征管程序中更加重视调查取证,更好的实现个案正义。最后,必要的司法监督将为纳税人的权利救济提供保障,还会对税收征管实践提供指导,应当加强司法监督的实施效果,进一步规范实质课税原则的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