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行政区经济的作用依然明显,这阻碍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不利于区域间的分工合作。近年来,“一区多园”的开发区建设模式逐步推广,不少开发区公司或管委会获得了在多地经营园区的机会。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生产要素的跨区流动,从而为破除行政区壁垒、增进区域经济联系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已有研究对此还鲜有论述。为此,本文拟借鉴跨国公司等多区位企业在促进区域间经济联系方面的研究成果,初步探讨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在破除行政区划壁垒、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合作方面的作用机理,并结合对漕河泾开发区公司的典型案例研究,对这一开发区建设模式促进区域合作的价值进行实证分析。论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第二章为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主要对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模式、行政区经济和多区位企业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第三章为理论分析,重点分析了“一区多园”发展对区域经济联系的影响机理;第四章介绍了实证研究的方案,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实证研究的方法和数据来源等;第五章为实证分析,主要基于区域间产业联系验证了漕河泾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对促进园区之间经济联系的价值,并对不同尺度下的园区合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在实证层面验证了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对行政区经济的可能影响;第六章为结论与启示。研究发现,和跨国公司等多区位企业类似,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对破除行政壁垒、促进资本和人才的跨区流动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在“一区多园”模式下,开发区公司或管委会还可以通过搭建跨区域合作交流平台,促进区域间产业和技术的合作,漕河泾开发区公司组织的企业协会和知识产品集散中心等就发挥了类似的作用;此外,经验丰富的开发区公司或管委会还能将先进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和市场经济理念带到相对落后地区,漕河泾开发区公司就通过品牌输出,冲击了分园所在的相对落后地区陈旧的管理体制和文化观念,促成了区域间制度和文化环境的趋同,减少了跨区域合作的阻力。实证分析结果也表明,漕河泾开发区“一区多园”发展可以增进各园区之间的产业联系,但在不同尺度上的表现有所差异。上海市内松江分园和浦江分园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资源跨区流动,并通过与漕河泾本部园区的合作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率,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使松江分园地区和浦江分园地区获得后发优势,缩小了与漕河泾本部地区的发展差距;而跨省市合作共建的盐城分区与漕河泾本部园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则相对不明显,对破解行政区经济尚未发挥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