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是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其思想主要蕴涵于《庄子》书中。庄子认为各阶层民众,为物所累,终日役役,使人丧失真性,造成人性异化,庄子对此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体现了庄子强烈的反异化思想。对庄子的反异化思想,学界也有不少学者提及,但缺乏对此问题的专门研究,而庄子反异化思想中所表达的和谐思想在现今却仍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文本着“以庄解庄”的态度,试图对庄子的反异化思想进行专门讨论,以揭示庄子反异化思想的现实意义,并探寻庄子超越异化的方法,以期形成对庄子反异化思想的整体了解。全文由六部分组成。引言部分,对庄子与《庄子》之书作简单界定,明确本文研究对象,对本领域研究的大致情况进行简单综述,说明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思考角度及要解决的问题。第一章,阐释异化概念:对异化观念由出现到形成一种哲学概念进行简单梳理,明确本文所用异化概念的含义不同于一般学术意义上的概念,将本文使用的异化概念确定在人道主义意义上,并由此联系到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也有这种异化现象。第二章,从三个方面探讨庄子对异化现象的揭露和批判:首先,庄子认为统治者实施“有为”政治,使人丧失真性,人为物役;其次,庄子认为儒家用仁义礼法来规范人、约束人,使人的真性受到束缚,造成人性异化;第三,庄子认为,对智巧之术的追逐导致世人出现机变之心,使人性异化。另外,本文在讨论庄子反异化思想的基础上,揭示了庄子的价值标准以及庄子的人格理想和社会理想。第三章,分析庄子反异化思想产生的原因:一是时代原因。战国时期,新的经济关系开始建立,加剧了春秋以来的政治角逐,专制主义制度开始初步建立,它否定了早期原始的民主和人道主义精神,加剧了人性的异化;由于政治的需要,学术环境相对宽松、思想相对自由;二是文化原因。庄子的思想有很多来源于老子,主要表现在对老子“道”之思想和自然无为之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是由于庄子个人的原因。庄子家贫,生活困顿,但其性情高洁超迈,对现实政治和社会,表现出强烈逆反。第四章,探讨庄子对异化的超越:庄子认为,现实世界纷繁复杂,但却有内在的本质:“道”,人们只要达到对“道”的觉解和体悟,就能从根本上摆脱现实中的种种异化,实现超越异化后的人性复归,实现精神自由。所以,庄子在无奈的现实面前找到了一条通向光明的大道,使个体在精神上寻找自我超越的办法,使个体明于大道,在精神上进入道的境域,因此知“道”、学“道”、体“道”以至得“道”,成为庄子追求精神逍遥的不二法门。结语部分,对庄子反异化思想以及对异化的超越之法进行分析评价:一方面认为由于时代的局限,庄子的很多观点还需要进一步商榷,另一方面指出庄子的反异化思想,以正言反说的形式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其对社会的理性批判为后世提供了思想武器,其追求人格的超越,为后人提供了重视道德修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