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策执行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基于F县的个案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政策在地方的有效执行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央政府而言,政策的有效执行意味着中央对地方的调节目标得到实现、中央政府的权威得到地方社会的认可,然而,尽管大部分国家政策都能够被地方政府执行、顺利实现政策既定目标,但是依旧有一些国家政策没有得到执行或者在执行过程中遭遇地方政府的变通和选择性执行,未能实现政策的既定目标。  地方政府作为政策执行中的关键行动者对政策执行结果具有重要影响。新制度主义理论强调行动主体所处的环境对其行为选择的约束作用,地方政府作为特殊的行动主体面对两个环境、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首先,地方政府作为官僚体制的一个层级,其行为受到中央政府的制约、需要处理好与中央之间的关系;其次,地方政府深深嵌入于地方社会网络,其行为选择也将受到地方的影响、需要处理好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地方政府所处的这两个环境意味着其在执行政策时的行为逻辑选择将受到中央与地方的双重约束。  基于对F县的田野调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执行中央下发的政策时会根据政策属性与地方社会特征的契合度采取不同的行为逻辑。面对发展新能源汽车政策,地方政府努力向上级政府申请政策在本地落实、积极推进政策在本地执行;而面对环境保护政策,地方政府一方面配合上级政府在本地执行该政策,同时又不断向上级政府诉苦、申请减缓环保政策在本地的执行力度,并对违反环保政策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而阻碍了环保政策在当地的落实。  面对中央政府要求执行的政策,地方政府会考量上级政府要求执行该政策的力度、政策与本地实际之间的关系。如果政策契合本地实际、执行该政策有助于解决地方原本存在的难题,则无论上级政府推行该政策的力度大小,地方政府都倾向于扮演政策积极的执行者,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的进取精神执行政策。而如果政策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相符,同时上级政府对政策执行施加较大压力,地方政府则倾向于扮演“双面人”的角色,以“谁都得罪而谁又都不得罪”为行为准则,一方面按照上级政府的要求、积极配合政策在本地执行,另一方面默许利益相关者变相、阻碍政策在本地的执行。  因此国家政策在地方的有效执行不仅需要来自于中央的合法性支持同时也需要发自地方的合情性支撑,中央政府在制定国家政策时要注重“向下看”,了解并把握地方实情,从地方的实际需求出发,因其所需地制定政策。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变迁的剧烈,基督教在我国社会快速传播,如何使得基督教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融合,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选取尾山农场作为调查地,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分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已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但作为主体的农民,其真正发挥主体性作用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本文结合“湖北城乡一体化”调研,从自主性、能动性
“南水北调”是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其中线工程调水线路源于丹江口库区,调水距离长、淹没土地面积广、影响范围大,目前已使河南省淅川县16余万库区居民迁离家乡。大规模移民的迁
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与他人建立各种关系,其中不乏与重要他人建立亲密的依恋关系。依恋关系的建立在于维持与依恋对象的依恋联结,以确保获得社会交往的安全感和情感所需。
农村辍学率攀升的问题,近年来一直颇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诚然,在普遍实施义务教育的今天,农村初中辍学现象却势头不减,有的学生初中毕业之后即随父辈外出务工,有的甚至未取得初